[发明专利]一种软土深基坑PC工法组合钢管桩围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0377.8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方;钱钧;秦伟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与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50 | 代理人: | 马育妙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土深 基坑 pc 组合 钢管 围护结构 | ||
一种软土深基坑PC工法组合钢管桩围护结构,属于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若干根钢管桩本体,若干根钢管桩本体彼此间隔设置,且相邻钢管桩本体之间设有将相邻钢管桩本体相连接的围栏桩本体;钢管桩本体包括管体,管体的外表面分设有用于插装围栏桩本体的插装件,且管体上还设有用于确保彼此相邻的钢管桩本体彼此平行的辅助组件,其中,管体的下端设有便于钢管桩本体插装/回拔的两组破土片,且管体内部设有用于驱动破土片的驱动组件;本发明有效降低对操作人员的素养要求,节约时间以及提升了施工质量,同时,结合驱动组件和破土片,增强插装以及回拔时候,泥土对管体的阻力,改变传统回拔需要对管体周围的泥土进行松动的工艺,进一步增强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建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土深基坑PC工法组合钢管桩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工程建设和发展下,工程项目类型逐渐多样,加之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涌现,打造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加强基坑施工技术研究创新很有必要。在基坑施工中,由于深基坑是主要基坑类型,围护结构设计要求较高,基于PC工法组合钢管桩施工技术,更好的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打造质量、安全和效益并存的工程项目。
而现有的PC工法组合钢管桩施工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需要确保吊装过程中,相邻的钢管桩的垂直度,因此,需要配备经纬仪,对于施工人员的操作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2)、在插装或者回拔时候,由于泥土本身的作用,存在插装或者回拔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土深基坑PC工法组合钢管桩围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土深基坑PC工法组合钢管桩围护结构,包括若干根钢管桩本体,若干根所述钢管桩本体彼此间隔设置,且相邻所述钢管桩本体之间设有将相邻所述钢管桩本体相连接的围栏桩本体;所述钢管桩本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分设有用于插装所述围栏桩本体的插装件,且所述管体上还设有用于确保彼此相邻的所述钢管桩本体彼此平行的辅助组件,其中,所述管体的下端设有便于钢管桩本体插装/回拔的两组破土片,且所述管体内部设有用于驱动破土片的驱动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效果:
本发明通过辅助组件实现相邻两根的管体彼此平行,有效降低对操作人员的素养要求,其次,避免了由于插装时没达到工艺要求,需要施工人员进行多次插拔校正,节约时间以及提升了施工质量,同时,结合驱动组件和破土片,增强插装以及回拔时候,泥土对管体的阻力,改变传统回拔需要对管体周围的泥土进行松动的工艺,进一步增强施工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管体内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下端绕轴体中线轴线阵列设置有第一驱动轨道以及第二驱动轨道,在插装时,所述第一驱动轨道抵接于两组破土片中的一组的内端面,该组破土片的外端面延伸至所述管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驱动轨道触接于另一组破土片,与所述第二驱动轨道连接的破土片的外端面容置于所述管体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轨道和所述第二驱动轨道的结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轨道包括开设于所述驱动轴轴体上的连接滑槽以及驱动滑槽,所述连接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固设于所述破土片上,且所述连接滑槽和所述驱动滑槽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辅助块,所述辅助块远离所述管体的端面开设有一开口向上的插装槽,且所述辅助块远离所述管体的端面铰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上设有用于将辅助杆锁付于所述辅助块上的锁付组件,且所述辅助杆的下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设于所述辅助块上。
作为优选,所述管体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槽,所述破土片转动容置于所述贯穿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的轴体上端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装有旋转把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03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