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胰腺癌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及其分离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39551.7 | 申请日: | 2021-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9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丽;桑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C07C69/734;C07C67/48;C07C67/58;C07C67/56;A61P35/00;A61P1/18 |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胰腺癌 活性 天然 化合物 及其 分离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胰腺癌活性的天然化合物,该化合物是从羌活的乙酸乙酯萃取相中经过一系列的提取、分离得到,包括一个香豆素类化合物、三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和一个木质素类化合物。抗胰腺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对胰腺癌CAPAN‑2、CFPAC‑1、PANC‑1、SW1990细胞都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表明其能够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抗胰腺癌潜在作用,以期作为活性组分用于制备治疗胰腺癌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天然植物羌活中分离具有抗胰腺癌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及其分离方法,同时还涉及该化合物的抗胰腺癌生物活性和作为活性组分在制备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属于植物有效成分分离领域和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胰腺癌(PC)被称为“癌中之王”,具有很高的侵袭性和致命性,是目前已知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前10位,5年生存率只有10%。胰腺癌患者中大约有80%-85%的患者无法手术切除或者已经发生转移,即使可以局部手术切除的患者,预后仍然很差,通过手术得到控制的患者只有10%~15%。药物治疗是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耐药性和缺乏药物特异性,药物总体有效率不到20%。为了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迫切需要开发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胰腺癌化疗药物。
天然产物作为药物的重要来源,在新药的发现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0%以上的抗肿瘤药物与天然产物密切相关。因此,寻找天然活性化合物,发现新型抗胰腺癌药物,有助于推动寻找高效抗胰腺癌药物。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franchetii干燥后的根茎和根,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等功效。目前,从羌活中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及萜类、香豆素类、糖及糖苷类、酚酸类、聚烯炔、生物碱类等。药理研究表明,羌活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病毒、抗癌细胞增殖、解热镇痛等活性,且对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显著影响。然而,目前尚未见对于羌活中提取抗胰腺癌活性物质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天然植物羌活中分离具有抗胰腺癌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分离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对上述提取分离的化合物的抗胰腺癌活性进行研究,以期用于制备治疗抗胰腺癌的药物。
一、具有抗胰腺癌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及其分离
从羌活中提取、分离具有抗胰腺癌活性的化合物的步骤如下:
将干燥的羌活根及根茎用70%甲醇室温提取提取3次,每次6~7天,合并提取液,蒸发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总提取液。将总提取物用水分散后,分别用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
乙酸乙酯相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依次得到八个组分Fr.1-Fr.8。
组分Fr.3用硅胶柱进行色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6个组分Fr.3-1~Fr.3-6;其中Fr.3-3进一步通过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得到2个组分Fr.3-3.1、Fr.3-3.2和纯化合物2;Fr.3-3.1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再次纯化,得到化合物 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9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链霉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TTE网络交换机时钟同步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