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RX耗电影响的有源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38440.4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3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刚;李艺;周新亮;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南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99 | 代理人: | 李佳佳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rx 耗电 影响 有源 线缆 | ||
一种避免RX耗电影响的有源线缆,包括:主机连接端、设备连接端,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数据线和辅助线,辅助线包括主电源线和辅助电源线,其中主电源线,用于在主机和设备的VBUS之间传输电流,辅助电源线,一端位于主机连接端主电源线连接,另外一端位于设备连接端,给设备连接端的有源器件供电。本发明将设备连接端的有源模块与VBUS断开,从主机连接端中引出额外的辅助电源线给设备连接端的有源模块供电,解决了VBUS上压降超标的风险,减少因VBUS线做粗而带来的外观及柔软度问题;本发明还在有源器件和辅助电源线之间具有电源模块,能够从而满足不同的电压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源线缆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避免RX耗电从而对有源线缆的压降以及线缆厚度等因素产生影响的有源线缆。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无线网、高速USB以及高清视频的发展,诸如USB、HDMI、DP、TypeC的线缆使用越来越普遍。
以USB线缆为例,USB线用于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也可用于设备的充电和与外部的连接。通俗的说,用于传输数据和充电。
USB3.0是由Intel、微软、惠普、德州仪器、NEC、ST-NXP等业界巨头组成的U推广小组于2008年11月18日宣布已经正式完成并公开发布USB3.0标准。USB3.0标准提供了十倍于USB 2.0的传输速度和更高的节能效率,可广泛用于PC外围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
参见图1,USB3.0 Cable包含三对双绞线,用来传递数据,和一对用来传输Power的铜线。其中高速信号线向下兼容USB2.0,铜线能提供5V900mA即4.5W的供电能力,USB线缆的结果如图1所示,
USB3.0 spec规定线缆可以做到任意长度,只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即高速信号线的衰减要求和线缆压降要求。其中高速信号线的损耗要求如图2所示。
线缆压降要求在5V,900mA时VBUS与GND之间的电压值在450mV之内。为了使得线缆的长度做的更长,则需要同时满足上述所需两点,目前市面上采用有源光缆(AOC)的方式,即用有源器件来减小或者补偿信号在传输过程产生的衰减。
具体的,如图3所示,线缆100中包括连接主机1的主机连接端3,连接设备2的设备连接端4,以及位于主机连接端3和设备连接端4之间的数据线和辅助线,所述辅助线包括电源线5和地线6,其中电源线5用于在VBUS之间传输电流。线缆100在传输电流(对设备供电)时,分别位于主机连接端3和设备连接端的有源器件7通过电源线5直接从VBUS上取电,因此VBUS上实际传输的电流值会更大,这样就会导致VBUS上的压降超过协议规定的风险。为了使得有源线缆VBUS上的压降不超过协议的规定,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将VBUS铜线做的很粗,使得线缆不够柔软,摸起来手感较硬。
因此,如何在保证有源线缆在延长线缆长度的时候能够既满足高速信号线的衰减要求和线缆压降要求,又提高线缆的柔软度,提高终端用户体验,成为现有技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避免RX耗电影响有源线缆,使得有源线缆能够在保证满足线号衰减和线缆压降要求,线缆厚度满足合适的要求,提高用户体验。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RX耗电影响的有源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主机的主机连接端、连接设备的设备连接端,以及位于主机连接端和设备连接端之间的数据线和辅助线,
所述辅助线包括主电源线和辅助电源线,
其中主电源线,用于在主机和设备的VBUS之间传输电流,
辅助电源线,一端位于主机连接端,并与主电源线连接,另外一端位于设备连接端,给设备连接端的有源器件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芯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8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