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局部放电超高频电磁信号的复合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8063.4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9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鑫;韦德福;李冠华;赵振威;郑维刚;张宏志;鲁旭臣;韩洪刚;王冠宇;赵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6 | 分类号: | G01R3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邵明新 |
地址: | 11005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局部 放电 超高频 电磁 信号 复合 传感器 | ||
本发明属于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局部放电超高频电磁信号的复合传感器。包括TEV传感器、UHF天线、非接触式超声波传感器、HFCT高频电流互感器、外壳;还包括射频接口、壳体紧固件、安装永磁体。其体积小、可靠性高、安装简单,可实现电缆隧道、开关柜内的局部放电信号的有效采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局部放电超高频电磁信号的复合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检测局部放电超高频电磁信号的传感器有UHF、TEV、超声波和HFCT等方式,在电缆隧道、开关柜内布置单一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局部放电发出的信号是不可靠的。为了避免偶然性以及提高检测的可靠性,需要在电缆隧道、开关柜内需要同时布置多个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但是在狭小的开关柜内分散布置多个传感器会增加隧道、柜内的拥挤程度,为其他项目的日常检修增加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局部放电超高频电磁信号的复合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TEV传感器、UHF天线、非接触式超声波传感器、HFCT高频电流互感器、外壳;还包括射频接口、壳体紧固件、安装永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TEV传感器采用对地暂态电压传感器,利用电容耦合的原理能检测出超高频电磁信号在金属柜体上感应出来的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UHF天线采用阿基米德螺旋天线,阿基米德螺旋天线由双螺旋臂和巴伦组成。
更进一步地,UHF天线的检测频率范围为400MHz~2.3GHz,巴伦匹配的端口输入阻抗为50Ω。当发生局部放电时会产生超高频电磁波,此天线的带宽能够很好的覆盖局部放电时的电磁信号的频率范围,能够有效监测局部放电时发出的电磁波。
进一步地,所述非接触式超声波传感器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检测由局部放电引起的柜体振动,通过对振动频率的分析从而确定是否发生局部放电。
进一步地,所述HFCT高频电流互感器采用环形线圈的结构。能够检测接地线中由高频电磁场感应出来的高频电流,通过对电流频率和大小的分析可以作为是否发生局部放电的依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传感器分散布置和不可靠的缺点,提供一种多类型传感器结合的局部放电信号检测的复合传感器装置,其体积小、可靠性高、安装简单,可实现电缆隧道、开关柜内的局部放电信号的有效采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具体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例外壳底部视图。
图3是具体实施例外壳俯视图。
图4是具体实施例外壳轴侧图。
图中,1为HFCT传感器、2为UHF传感器、3为TEV传感器、4为巴伦、5为非接触式超声传感器、6为射频接头、7为接触式超声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包括TEV传感器、UHF传感器、超声传感器、HFCT传感器、外壳和射频接口;TEV传感器固定在三个120度等间距分布的支架上,为保证电容耦合的有效性传感器正对的底部有1.6毫米的圆形凸台。
优选地,TEV传感器采用三点式固定法,传感器上120度等间距分布三个矩形卡槽,与外壳的三个支架配合旋转扣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80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