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线缆、识别通信线缆的布线走向的方法和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8060.0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36 | 分类号: | H01B7/36;H01B11/00;H01B13/3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线缆 识别 布线 走向 方法 制造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线缆、识别通信线缆的布线走向的方法和制造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通信线缆包括:通信内芯;包围通信内芯的绝缘层;以及嵌入在绝缘层内的指示灯带,该指示灯带包括多个指示灯,该多个指示灯之间电连接,指示灯带与通信内芯隔离开。本公开可以方便识别通信线缆的布线走向。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线缆、识别通信线缆的布线走向的方法和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信线缆是通信运营商连接各种通信设备的主要方式,包括网线、光纤和同轴电缆。尤其在通信机房内,在同一线槽内布放几十根外形相同的通信线缆,其中间布放过程更是错综复杂,一层线缆叠一层线缆。除了两端线缆端口通过所贴的标签容易辨识之外,线缆的中间部分是不容易定位的。当连接设备拆走或者移动到其他位置,或者标签脱落,则会导致不容易判断线缆用于何种设备,连接到何处。
如果未及时拆除连接的线缆,那么留下的线缆有可能是已作废的线缆,这样日积月累就会留下很多已作废的线缆。当需要整理这些线缆时,需要对这些线缆逐根地判断是否正在被使用,并梳理出其中间布线的走向,其拆除或者再利用需要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效率比较低。
目前,相关技术的通信线缆定位技术主要是定位线缆的两端是否属于同一根线缆,主要的手段通过各种仪表进行排查,例如网线可通过寻线仪排查,光纤可以使用光源和光功率计配合排查。但是,上述相关技术不容易识别线缆的布线走向。
发明内容
本公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线缆,以方便识别该通信线缆的布线走向。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线缆,包括:通信内芯;包围所述通信内芯的绝缘层;以及嵌入在所述绝缘层内的指示灯带,所述指示灯带包括多个指示灯,所述多个指示灯之间电连接,所述指示灯带与所述通信内芯隔离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带还包括:柔性电路板,用于将所述多个指示灯通过并联的方式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指示灯通过贴片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ED指示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带还包括:连接端,电连接至所述多个指示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电源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多个指示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线缆还包括:电源,通过连接头电连接至所述连接端,用于提供所述电源电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如前所述的通信线缆的布线走向的方法,包括:向指示灯带提供电源电压信号以使得所述指示灯带中的多个指示灯发光;以及根据所述多个指示灯的发光指示情况确定所述通信线缆的布线走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线缆还包括电连接至所述指示灯带的连接端,向指示灯带提供电源电压信号的步骤包括:将与电源连接的连接头接入所述指示灯带的连接端,以使得所述电源向所述指示灯带提供电源电压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线缆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初始线缆,所述初始线缆包括:通信内芯和包围所述通信内芯的绝缘层;去除所述绝缘层的一部分以形成凹陷,所述凹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通信内芯的延伸方向相同;以及在所述凹陷中设置指示灯带,其中,所述指示灯带包括多个指示灯,所述多个指示灯之间电连接,所述指示灯带与所述通信内芯隔离开。
在上述通信线缆中,当需要识别通信线缆的布线走向时,可以使得指示灯带中的指示灯发光,从而可以根据这些指示灯的发光指示情况确定通信线缆的布线走向。这样方便识别该通信线缆的布线走向。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8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