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雷击放电下瓷外套避雷器能量吸收性能测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37895.4 | 申请日: | 2021-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3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林;周利军;魏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马尚伟 | 
| 地址: | 61175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雷击 放电 外套 避雷器 能量 吸收 性能 测评 方法 | ||
1.一种多重雷击放电下瓷外套避雷器能量吸收性能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搭建多重雷击放电下瓷外套避雷器能量吸收性能测试平台,具体包括:智能操作控制平台(1)、多重雷击冲击电流发生器(2)、多重雷击冲击信号控制线(3)、冲击高压试验箱(4)、冲击电流高压注入线缆(5)、冲击电流高压回流线缆(7)、瓷外套避雷器试验样品(8)、冲击数据采集装置(9)、冲击数据记录服务器(11);
所述智能操作控制平台(1)经过多重雷击冲击信号控制线(3)与多重雷击冲击电流发生器(2)电连接;
所述多重雷击冲击电流发生器(2)与冲击数据采集装置(9)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瓷外套避雷器试验样品(8)放置于冲击高压试验箱(4)中,且上端与冲击电流高压注入线缆(5)相连,下端与冲击电流高压回流线缆(7)相连;
所述冲击数据采集装置(9)的输出端与冲击数据记录服务器(11)相连接;
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多重雷击冲击电流发生器(2)对瓷外套避雷器试验样品(8)进行多重雷击冲击试验,具体步骤为:
1)通过智能操作控制平台(1)设置多重雷击冲击电流发生器(2)产生的冲击电流峰值恒定为Imax,设置多重雷击的脉冲数量为N以及多重雷击的脉冲时间间隔为t;
2)点击智能操作控制平台(1)上的触发按钮,触发信号经过多重雷击冲击信号控制线(3)传输至多重雷击冲击电流发生器(2),多重雷击冲击电流发生器(2)对瓷外套避雷器试验样品(8)施加多重雷击冲击;
3)冲击数据采集装置(9)采集到瓷外套避雷器试验样品(8)的残压峰值Umax以及多重雷击冲击持续时间T,并最终传输至冲击数据记录服务器(11)进行保存;
所述多重雷击的脉冲为8/20μs的雷电流波形;
S2:计算多重雷击形状特征评价因子c:
S3:计算多重雷击冲击下瓷外套避雷器的能量吸收性能评估因子d:
式中α为误差系数,m为积分变量;
S4:根据S3计算出的瓷外套避雷器的能量吸收性能评估因子d进行避雷器性能评估:当d∈(0.6,1.8)时,表征瓷外套避雷器性能状态正常;当d∈(0,0.6]∪[1.8,+∞)时,表征瓷外套避雷器性能故障,应尽快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78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