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配电终端的现场自动校核点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37827.8 | 申请日: | 2021-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3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季;曹俊岭;徐大可;彭宁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全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1/00 | 分类号: | G01R11/00;G01R3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杨静 |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配电 终端 现场 自动 校核 方法 | ||
1.一种基于配电终端的现场自动校核点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智能配变终端遥测触发:供电电源根据设定的参数量输入电源,智能配变终端读取定值中点号的实际数值,计算配变负载率来判断是否合格;
智能配变终端遥信触发:供电电源根据设定的参数量输入电源,智能配变终端读取遥信点,依据遥信点变位来判断是否合格;
智能配变终端开关数据触发:通过规约模拟器模拟智能开关和各间隔遥信信号点位变化,智能配变终端读取点表中相应位置的遥信点变化,依据遥信点变位来判断是否合格;
智能配变终端低分数据触发:通过规约模拟器模拟下接设备电源、装置自检错误信号和各设备遥信信号点位变化,智能配变终端读取点表中相应位置的遥信点变化,依据遥信点变位来判断是否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电终端的现场自动校核点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智能配变终端遥测触发中:供电电源设定的参数量包括:频率为50Hz、谐波分量为0,给定三相电压200V、220V、240V,三相电流3A、4A、5A,A相电压角度为0°、A相电流角度为60°、三相角度正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电终端的现场自动校核点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智能配变终端遥测触发中:智能配变终端读取定值中点号的实际数值,计算配变负载率来判断是否合格,包括:
读取定值中点号为8401的配变容量、8026的PT一次值、8027的PT二次值、8040的CT一次值、8041的CT二次值的定值数据;
根据以上智能配变终端采集到的实际数值计算得到配变负载率的实测值;
根据输入的参数量计算此配变负载率的理论值;
若配变负载率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偏差在设定阈值内即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配电终端的现场自动校核点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智能配变终端遥信触发的具体处理过程包括:
重载:(1)三相电压给定220V,三相电流给定1A,同时读取定值中点号为802C的重载定值、802D的重载周期、8401的配变容量、8040的CT一次值的定值数据,缓存到本地,再一次分别下发104规约中对应项的规定数值35、1、630、600,持续时间不少于10s;(2)保持电压参数保持不变,三相电流给定3A,持续70s,应收到该遥信点由0变为1;(3)保持电压参数保持不变,三相电流给定1A,持续70s,应收到该遥信点由1变为0;
过载:(1)保持供电电源给予智能配变终端的设置的参数量,读取定值中点号为802E的过载定值、802F的过载周期的定值数据,缓存到本地,再一次分别下发104规约中对应项的规定数值50、1,持续时间不少于10s;(2)保持电压参数保持不变,三相电流给定5A,持续70s,应收到该遥信点由0变为1;(3)保持电压参数保持不变,三相电流给定1A,持续70s,应收到该遥信点由1变为0;(4)保持原有电气量参数,将本地缓存定值恢复下发到802C的重载定值、802D的重载周期、802E的过载定值、820F的过载周期、8401的配变容量、8040的CT一次值的定值数据,持续时间不少于10s;
断相:(1)将A相电压、电流置为0,BC两相保持不变,持续70s,应收到该遥信点由0变为1;(2)将A相电压、电流恢复成220V、1A,持续70s,应收到该遥信点由1变为0;
停电、恢复供电:(1)将三相电压、电流全置为0,持续70s,应收到代表停电对应的17号遥信点由0变为1;(2)将三相电压、电流置为220V、1A,持续70s,应收到17号遥信由1变0、代表恢复供电对应的23号遥信由0变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全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全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78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