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复合薄膜背板的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37520.8 | 申请日: | 2021-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3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高瑞;丁培兴;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德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B29B9/06;H01L31/048;H01L31/049;C08J7/04;C08L67/02 |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张明立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复合 薄膜 背板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透明复合薄膜背板的生产方法,选择PET薄膜作为此款背板的基材,提供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在一定高温操作下也不容易发生收缩变形;所选用无溶剂热塑性的热熔胶避免了传统胶黏剂溶剂危险和环保问题,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无“三废”产生,绿色、环保、安全、高效;选用淋膜工艺避免了传统的涂布工艺,不但安全环保,效率较高,降低配套要求和投资资金;选用UV或EB等辐射技术,技术稳定成熟,避免了传统的化学热交联技术,整个过程无危化品使用和管理,而且操作简单、安全,生产无安全隐患,采用网纹涂布法生产的网纹氟膜,可根据组件版型设计定制网纹尺寸和规格,制备出网纹透明背板,并投产在网纹透明背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明复合薄膜背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双面电池片的普及和国内外市场对降本的需求,特别是美国201法案对双面组件进行特别豁免,使得双面组件受到行业组件厂家的开发和验证,同时各原材料厂家也纷纷加大投入开发双面组件用的透明背板。但由于目前透明背板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选型决定了价格不菲,是常规普通背板的2~3倍价格,导致无法大规模批量化应用,而且生产技术和原材料选型仅限几家供应商,无法满足光伏“平价上网”的初衷和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透明复合薄膜背板的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明复合薄膜背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筛选薄膜,选用PET即聚酯薄膜,厚度为250-300um,透光率>85%;
S2、配置热熔胶,混合各类助剂,助剂具体包括光引发剂、助交联剂、单体、活性稀释剂、抗氧剂、光稳定剂、增粘剂、润湿剂,粉状助剂经研磨后与其他经过研磨的粉状助剂混合,粉状助剂研磨至≥200目,各类助剂在粘合剂中的质量占比为0.5—5%,总占比不超过10%;S3、片状助剂经热融化后与液体助剂混合,片状助剂在备料前在100℃下混合半小时,随后将经过步骤S2加工的粉状助剂加入到液体助剂中进行混合搅拌;
S4、在搅拌釜中加入塑料粒子,塑料粒子采用POE或EVA粒子,在搅拌釜中先加入塑料粒子,粒子混合温度不超过50℃,然后加入步骤S3搅拌出的助剂一起混合搅拌直至助剂吸收到粒子中去;
S5、步骤S4混合搅拌完成后,将混合粒子进行造粒,造粒温度控制在200±20℃;
S6、采用上述混合好的粒子进行挤出淋膜,即把热塑性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均匀涂布在PET基材上,淋膜时模具温度不超过120℃ ,根据不同的淋膜设备,分别对PET两侧同步或分步涂布,同时在一侧和含氟薄膜进行复合,含氟薄膜的厚度为20-50um,氟含量不低于10%,透光率>85%;
S7、将上述半成品通过化学热交联进行固化处理,提高与PET剥离力和自身交联。
作为优选,POE粒子的熔融指数为15-35g/10min,熔融温度为55-75℃。
作为优选,EVA粒子的熔融指数为20-40g/10min,熔融温度为60-75℃。
作为优选,步骤S4选用POE或EVA粒子为主粒子,选用PVB粒子作为辅助粒子,PVB粒子选用为辅助粒子时要求熔融指数为100-1000g/10min,熔融温度为55-75℃,主粒子与辅助粒子之间的质量比例≥7:3。
作为优选,粘合剂中加有端乙烯基有机硅树脂,乙烯基含量0.5%~5%,热熔胶中加入带端乙烯基的有机硅后可以加速交联和提升耐候性,性能更加卓越,生产工艺简单高效,具有显著创新性,符合国家对创新的需求。
作为优选,淋膜时模具温度控制在8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德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德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7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