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STT-MRAM的混合型写入结构及写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7304.3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1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姜岩峰;成关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C11/16 | 分类号: | G11C11/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stt mram 混合 写入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STT‑MRAM的混合型写入结构及写入方法,属于计算机存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混合型写入结构通过两个晶体管并联,并调节晶体管的宽度来适当控制流过MTJ的电流的减小幅度,以增加STT‑MTJ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由于MTJ器件的寿命受电压影响较大,电压越高,寿命越短,故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采用双电源的混合型写入结构,在所述STT‑MRAM的不同写入操作提供不同的写入电压,并通过在STT‑MRAM写入操作时使第一写入电压大于第二写入电压,以使得所述STT‑MRAM在写“0”操作时,流过所述STT‑MTJ的电流更小,同时实现低电压写入,能够进一步增加STT‑MTJ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STT-MRAM的混合型写入结构及写入方法,属于计算机存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旋转移力矩磁随机存储器(Spin-transfer torque Magnetic RAM,STT-MRAM)是通过自旋电流实现信息写入的一种新型非易失性磁随机存储器。STT-MRAM存储单元的核心是一个磁性隧道结(Magnetic Tunnel Junction,MTJ)。STT-MRAM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替代Flash的新型存储器之一,在与计算机存储相关的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STT-MRAM的信息存储依靠写入操作来完成,因此,写入操作的研究对于STT-MRAM至关重要。STT-MRAM内的存储单元由一个用于对存储单元进行访问控制的晶体管(记为T)和一个用于存储二进制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件(记为R)组成,称为1T1R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如图1所示是应用于STT-MRAM的传统1T1R型的写入结构,其双向写操作均由相同的STT-MTJ和晶体管完成,由于STT-MTJ阻值的切换对应了不同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因此当写入电流IW大于STT-MTJ的临界翻转电流且持续时间大于翻转延迟时间时,STT-MRAM才能正确的完成写入操作。由图1可知其写入结构的写入原理为:在STT-MRAM两端加上写入电压,产生写入电流。当STT-MRAM的源线(SL)接写入电压VW,位线(BL)接GND时,流过STT-MTJ的电流从固定层到自由层,在满足翻转电流的大小与持续时间的前提下,STT-MTJ的阻值切换到高阻AP状态,STT-MRAM写入信息“1”;当位线接写电压VW,源线接地时,写入电流从STT-MRAM的BL流向SL,流过STT-MTJ的电流从自由层到固定层,在满足翻转电流的大小与持续时间的前提下,STT-MTJ的阻值切换到低阻P状态,STT-MRAM写入信息“0”。
STT-MRAM的写入操作需要双向电流以便将信息编程为MTJ自由层的磁化方向。当电流从BL流向SL时,由于晶体管M的源级接地,其过驱电压为VW-Vth(即,Vov=VW-Vth,其中Vth是晶体管阈值电压);而当电流从SL流向BL时,由于MTJ相当于负反馈,起到了限制电流的作用,同时在此情况下体效应(VSB0)的作用也降低了晶体管的过驱动电压,因此相对于上述操作而言,此时晶体管的过驱动电压(VOV=VW-(Vth+ΔVth_Body)-VOS)变小。故在设计晶体管的宽度时必须满足双向的电流需求。在传统的电路设计中,对于存取晶体管的宽度通常采取最坏情况下对应的宽度,即需提供电流最大的情况。同时,由于写入电流需大于临界翻转电流才可完成写入操作,因此需要高写入电流,直接增加了动态功耗和总写入能量成本。
在传统的1T1R结构中,由于工艺变化对STT-MTJ和晶体管的影响导致STT-MRAM在双向写入操作中存在写入不对称问题。而为了确保存储单元的写入能力,访问晶体管的尺寸通常选择最大的一种情况,这种选择标准可以称为“按最差”式标准。因此,传统的1T1R结构会导致STT-MRAM在一个方向上的写入电流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7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