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读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36917.5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8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龚羿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名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伍健聪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读取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读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数据读取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读取请求获取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包括数据存储所在片区信息及对应节点信息;所述一个片区包括多个节点;根据所述节点信息确定节点权重;获取所述片区内各个节点的距离信息,根据所述片区内所有节点的所述节点权重和所述距离信息,确定片区权重;根据所述片区权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对片区内的数据进行读取。采用本方法能够减少数据读取时间,提高读取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数据读取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读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存储成本也成倍增加,对存储系统的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大型分布式存储系统。纠删码存储方式,相比于传统三副本存储机制来说,既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又能保证数据存储的可靠性,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存储系统中。
纠删码与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磁盘阵列)类似,将数据分组组成条带(Stripe),每个条带中有N块数据,数据经过编码矩阵编码,产生N块编码块和M块校验块,统称数据块。纠删码编码后的编码块与原始数据内容相同,用于数据读取。在部分数据丢失后,校验块与编码块进行运算,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纠删码编码产生的数据块具备MDS(maximum distance separable)性质,即任意M块数据丢失,都能恢复原始数据。与副本方式相比,纠删码空间利用率达到N/(N+M),1≤M≤N,因此纠删码比副本拥有更高的空间利用率。
分布式存储系统支持纠删码机制,极大降低了存储成本,但是受限于纠删码本身的性质,特别是在随机读上需要更多时间和资源,数据读取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数据读取效率的数据读取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读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读取请求,并根据所述数据读取请求获取对应的数据存储信息,所述数据存储信息包括数据存储所在片区信息及对应节点信息;一个所述片区包括多个所述节点;
根据所述节点信息确定节点权重;
获取所述片区内各个节点的距离信息,根据所述片区内所有节点的所述节点权重和所述距离信息,确定片区权重;
根据所述片区权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对片区内的数据进行读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节点信息确定节点权重,包括:
获取节点剩余硬盘存储容量和硬盘总容量,计算所述剩余硬盘存储容量和所述硬盘总容量的比值,为第一比值;
获取节点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和总缓存空间容量,计算所述剩余缓存空间容量和总缓存空间容量的比值,为第二比值;
获取节点瞬时连接数和节点连接数上限,计算所述节点瞬时连接数和节点连接数上限的比值,为第三比值;
根据所述第一比值、第二比值和第三比值确定节点权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比值、第二比值和第三比值确定节点权重,包括:
计算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的乘积,得到乘积值;
根据所述乘积值和第三比值确定节点权重;
所述节点权重与所述乘积值成正比,与所述第三比值成反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片区内所有节点的所述节点权重和所述距离信息,确定片区权重,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名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名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6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