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规格电熔管件型芯自动绕丝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6407.8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2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顾金平;马卫国;顾军雷;岑理章;施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宁波财经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F3/04 | 分类号: | B21F3/04;B21F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电熔管件型芯 自动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多规格电熔管件型芯自动绕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1),所述操作平台(1)上设有旋转机构(2)、尾座机构(3)、顶升机构(4)、拉线机构(5)和平移机构(6),所述旋转机构(2)位于操作平台(1)的左侧,所述尾座机构(3)位于操作平台(1)的右侧,旋转机构(2)和尾座机构(3)相对设置,所述顶升机构(4)位于旋转机构(2)和尾座机构(3)之间,所述拉线机构(5)和平移机构(6)位于顶升机构(4)的后侧;
所述旋转机构(2)至少包括用于夹紧定位型芯(7)一端的卡盘(201),所述卡盘(201)位于旋转机构(2)朝向尾座机构(3)的一侧,旋转机构(2)内设有用于驱动卡盘(201)环绕其自身中心轴线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卡盘(201)的中心轴线与操作平台(1)平行;
所述尾座机构(3)包括尾座移动线轨、设于尾座移动线轨上的尾座基体(301)、驱动尾座基体(301)往旋转机构(2)方向移动的尾座气缸、位于尾座基体(301)上且朝向旋转机构(2)设置的活动顶尖(302)、驱动活动顶尖(302)往旋转机构(2)移动的调节手轮(303),调节手轮(303)用于调节活动顶尖(302)的升出长短,活动顶尖(302)可环绕其自身的中心轴线旋转,活动顶尖(302)的中心轴线与卡盘(201)的中心轴线重合,活动顶尖(302)用于顶靠定位型芯(7)远离卡盘(201)的一端;
所述顶升机构(4)包括固定基板(401)、气缸固定板(402)、顶升基板(403)、顶升气缸(404)和顶升V型块(405),所述固定基板(401)与操作平台(1)相对固定,所述气缸固定板(402)位于固定基板(401)下方,气缸固定板(402)与固定基板(401)之间通过若干直立的顶升导向杆(406)相对固定,所述顶升基板(403)位于气缸固定板(402)与固定基板(401)之间,顶升基板(403)上设有与顶升导向杆(406)配套的滑套,气缸固定板(402)下侧设有用于驱动顶升基板(403)作上下升降移动的顶升气缸(404);所述顶升V型块(405)位于固定基板(401)上方,顶升V型块(405)与顶升基板(403)之间通过若干固定杆(407)相对固定,顶升V型块(405)可随顶升基板(403)作上下升降移动,顶升V型块(405)的顶部设有用于定位型芯(7)的V型槽(408),固定基板(401)上设有用于固定杆(407)穿过的开口;
所述拉线机构(5)设于平移机构(6)上,平移机构(6)用于驱动拉线机构(5)沿卡盘(201)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平移机构(6)包括平移机构导轨和平移机构电机(601);所述拉线机构(5)包括拉丝基座(501)以及设于拉丝基座(501)上的拉线气缸(502)、导线阻尼轮(503)、张力传感器(504)和牵引块(505),所述拉丝基座(501)定位在平移机构(6)上,所述牵引块(505)位于拉丝基座(501)上朝向顶升机构(4)的一侧,牵引块(505)上设有用于金属丝穿出的出线口(506),金属丝通过拉线气缸(502)、导线阻尼轮(503)和张力传感器(504)牵制至牵引块(505)上的出线口(5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规格电熔管件型芯自动绕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基座(501)上设有用于稳定绕丝过程中金属丝张力的张力缓冲装置(5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规格电熔管件型芯自动绕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气缸(404)为行程可调气缸。
4.一种多规格电熔管件型芯自动绕丝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熔管件型芯(7)放置在顶升机构(4)的顶升V型块(405)上,通过顶升气缸(404)推动顶升基板(403)上升并带动顶升V型块(405)和型芯(7)上升,型芯(7)到达旋转机构(2)的装夹高度;
S2:旋转调节手轮(303),调节活动顶尖(302)的升出长度,使得型芯(7)的一端与旋转机构(2)的卡盘(201)抵靠,型芯(7)的另一端与活动顶尖(302)相近;
S3:卡盘(201)夹紧型芯(7),启动尾座气缸,活动顶尖(302)伸出并与型芯(7)的一端抵靠,装夹完成,顶升机构(4)的顶升V型块(405)下降;
S4:金属丝通过拉线机构(5)上的拉线气缸(502)、导线阻尼轮(503)和张力传感器(504)牵引至牵引块(505)上的出线口(506)并从出线口(506)伸出,金属丝末端缠绕在一个接线柱上,并将该接线柱插入定位在型芯(7)一侧的安装孔内;
S5:同时启动旋转机构(2)和平移机构(6),卡盘(201)转动带动型芯(7)环绕其自身中心轴线旋转,活动顶尖(302)跟着从动旋转,平移机构(6)推动拉线机构(5)沿卡盘(201)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使得金属丝螺旋缠绕在型芯(7)上,待平移机构(6)推动拉线机构(5)至预设行程,关停平移机构(6)和旋转机构(2),型芯(7)上的绕丝完成;
S6:给金属丝留出长度余量,剪断金属丝,将该端与型芯(7)连接的金属丝缠绕在第二个接线柱上,并将该接线柱插入定位在型芯(7)另一侧的安装孔内,型芯(7)的绕丝和接线均完成;
S7:操作顶升机构(4)的顶升V型块(405)上升,尾座气缸后退,活动顶尖(302)回缩,松开旋转机构(2)的卡盘(201),顶升机构(4)的顶升V型块(405)再下降,取下型芯(7),完成绕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宁波财经学院,未经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宁波财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64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