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辙叉空隙区域处的填充工装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33992.6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1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赵建明;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7/10 | 分类号: | E01B7/10;E01B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慧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9 | 代理人: | 王乾旭 |
地址: | 650217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辙叉 空隙 区域 填充 工装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辙叉空隙区域处的填充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填充工装,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自上而下卡接安装在辙叉的第一翼轨和辙叉心的第一侧之间;填充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填充部的第一侧用于与第一翼轨的内侧抵接配合,所述填充部的第二侧和辙叉心的第二侧平顺连接,所述填充部的顶侧和辙叉心的顶侧平顺连接;其中,所述填充部的第二侧用于侧向支撑铣磨装置的侧向跟随装置的Y向仿形接触板,所述填充部的顶侧用于垂向支撑铣磨装置的垂向跟随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统的铣磨车在通过道岔区域时需要将铣磨装置提起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辙叉在线铣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辙叉空隙区域处的填充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地铁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伴随运量增加和运行速度的提高,钢轨表面损伤问题开始越来越突出,其中常见的损伤有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波磨和曲线上端钢轨侧磨。如果钢轨表面损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整修,将严重影响钢轨和车轮的接触状态,从而影响行车安全以及钢轨使用寿命。
目前,钢轨在线整修加工技术主要有钢轨打磨、钢轨铣削两种,通过钢轨打磨或者铣削的方式重塑钢轨轨头的设计形状,实现改善轮轨关系、增加钢轨使用的目的。
辙叉是指使车轮由一股钢轨越过另一股钢轨的设备,由辙叉心,两个翼轨和联结零件组成。两个翼轨之间的区域,一部分被辙叉心占用,另一部分之间没有被辙叉心占用形成有害的空隙区域。
在线铣磨装置相对于钢轨侧向的位置是通过侧向跟随装置来确定的,如图 1所示,侧向跟随装置通过Y向仿形接触板10接触钢轨轨头侧面,接触板在 Y向能够自由移动,其在Y向的位置实时通过侧向跟随装置上的位移传感器进行检测控制,这样就保证了侧向跟随装置实时相对于钢轨Y向位置的准确。
由于这种通过探杆的机械接触式跟随在道岔辙叉的空隙区域接触板就无法接触到钢轨轨头的侧面部位,此时铣磨装置就无法实现了相对与钢轨侧向位置的定位,从而无法连续通过。
现有钢轨在线铣磨装置的主要缺点:
在实际运用中,钢轨铣磨车的铣磨装置由于无法通过道岔的辙叉空隙区域。现有的铣磨车在通过道岔区域时需要将铣磨装置提起,通过辙叉空隙区域后再放下铣磨装置,无法实现辙叉处的连续通过。
在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辙叉空隙区域处的填充工装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传统的铣磨车在通过道岔区域时需要将铣磨装置提起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辙叉空隙区域处的填充工装,包括: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自上而下卡接安装在辙叉的第一翼轨和辙叉心的第一侧之间;
填充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填充部的第一侧用于与第一翼轨的内侧抵接配合,所述填充部的第二侧和辙叉心的第二侧平顺连接,所述填充部的顶侧和辙叉心的顶侧平顺连接;
其中,所述填充部的第二侧用于侧向支撑铣磨装置的侧向跟随装置的Y 向仿形接触板,所述填充部的顶侧用于垂向支撑铣磨装置的垂向跟随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辙叉空隙区域处的填充工装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述的辙叉空隙区域处的填充工装自上而下安装在辙叉心和第一翼轨之间;
调节填充工装的位置,使得填充部的第二侧和辙叉心的第二侧平顺连接,填充部的顶侧和辙叉心的顶侧平顺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3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