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冲击样条专用冷冻匣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3216.6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5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赉;李丽;陈智能;孙丽朋;黄峰;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00 | 分类号: | F25D3/00;F25D25/00;F25D23/06;F25D2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胡莹 |
地址: | 25540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冲击 专用 冷冻 | ||
本发明属于材料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温冲击样条专用冷冻匣,包括匣体,匣体顶部设有上盖,匣体底部设置底座上,匣体外壁外周敷设隔热层,匣体外壁与匣体内壁之间的空腔填充冷冻液;匣体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样条插槽,样条插槽正下方的底座上设有磁力保持夹。本发明可以将待测样条快速放置在待测位置,不需要手直接触摸待测样条,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冲击样条专用冷冻匣,属于材料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塑料进行低温冲击性能检测时,一般将待测样条放置于设定好的低温环境中,冷冻一定的时间之后,取出样条完成冲击检测。现有检测方法是将待测样条直接放置在冷冻箱内冷冻,然后用保温桶将样条转移至进行冲击检测试验的场所,取出冷冻的待测样条进行检测;但是保温桶保持低温的能力有限,进行冲击试验时每组样条需要逐根进行检测,整个实验过程需要频繁打开和关闭保温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试验精度;从保温桶中取出待测样条后,需要工作人员手工将待测样条放置在待测位置上,由于待测样条的切口处要求准确定位,人工放置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工作人员用常温手触摸冷冻的待测样条,也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低温冲击样条专用冷冻匣,可以将待测样条快速放置在待测位置,不需要手直接触摸待测样条,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所述的低温冲击样条专用冷冻匣,包括匣体,匣体顶部设有上盖,匣体底部设置底座上,匣体外壁外周敷设隔热层,匣体外壁与匣体内壁之间的空腔填充冷冻液;匣体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样条插槽,样条插槽正下方的底座上设有磁力保持夹。
使用时,将冷冻后的待测样条快速放置在匣体内部的样条插槽中,待测样条下部被磁力保持夹夹紧,将上盖扣合在匣体顶部;然后将本发明装置转移至冲击检测试验的场所,将匣体从底座上移开,由于磁力保持夹的夹紧作用,待测样条从样条插槽中脱出留在磁力保持夹处,在磁力保持夹磁力作用下,吸附冲击测试仪的相应检测位置,从而实现对待测样条快速定位检测的作用;且对待测样条进行低温冲击性能检测过程中,只需要移开匣体即可进行检测,不需要手直接触摸待测样条,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的磁力保持夹包括保持夹底座,保持夹底座上部设有对应的弹性夹片一和弹性夹片二。保持夹底座采用磁性材料,保证匣体从底座上移开后,保持夹底座可以吸附冲击测试仪的相应检测位置,起到快速精确定位的作用。弹性夹片一和弹性夹片二的高度与待测样条的切口高度平齐,保证弹性夹片一和弹性夹片二的对待测样条切口处的准确定位。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夹片二呈圆弧状,且弹性夹片二上部与弹性夹片一上部的距离,小于弹性夹片二下部与弹性夹片一下部的距离,有利于本发明使用时弹性夹片一和弹性夹片二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夹紧待测样条。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上部设有凹槽,匣体下部设置在凹槽内,凹槽的形状尺寸与匣体外壁敷设的隔热层形状尺寸相匹配,保证使用时,匣体可以卡入底座凹槽,当对待测样条进行低温冲击性能检测时,匣体可以从凹槽中拔出移开。
优选的,所述的匣体壳体采用钢制材料,匣体外壁底部通过焊接与匣体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采用钢制材料,保证磁力保持夹的保持夹底座可以在磁力作用下固定在底座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由于磁力保持夹的夹紧作用,将匣体从底座上移开时,待测样条从样条插槽中脱出留在磁力保持夹处,在磁力保持夹磁力作用下,吸附冲击测试仪的相应检测位置,从而实现对待测样条快速定位检测的作用,对待测样条定位速度快,降低冷冻后待测样条的暴露时间,有利于提高测试结构准确性;且对待测样条进行低温冲击性能检测过程中,只需要移开匣体即可进行检测,不需要手直接触摸待测样条,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匣体采用隔热层和冷冻液对匣体内冷冻的待测样条的双重保温,进一步保证测试结构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32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