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聚脂肪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装置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3209.6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3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永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2 | 分类号: | B01J19/12;B01J3/03;C08G63/78;C08G63/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徐云军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脂肪酸 改性 聚酯树脂 合成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二聚脂肪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装置,包括内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外壳体(2),所述内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的内部设置有虹吸出料机构(7),所述内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充气机构(8),所述虹吸出料机构(7)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槽(21),所述引流槽(21)的一侧设置有引流挡板(23),所述引流挡板(23)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22),且升降机构(22)的下端与引流挡板(23)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机构(8)的内侧设置有充气垫(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聚脂肪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和外壳体(2)的上方设置有上盖(3),所述上盖(3)中心位置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4),所述搅拌轴(6)外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板片搅拌桨(9),所述板片搅拌桨(9)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三叶片螺旋式搅拌桨(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聚脂肪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的上端设置有进料管(5),所述外壳体(2)下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出料管(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聚脂肪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出料机构(7)的外端设置有外引流管(19),所述外引流管(19)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内引流管(20),且内引流管(20)的上端与外引流管(19)相贯通,所述外引流管(19)的下端与内壳体(1)密封连接,所述内引流管(20)与出料管(11)相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聚脂肪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2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引流挡板滑槽(24),所述引流挡板(23)与引流挡板滑槽(24)滑动设置,且引流挡板(23)的内壁设置有密封条(25),且密封条(25)与外引流管(19)相贴合,所述升降机构(22)与外引流管(19)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聚脂肪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8)的外端设置有连接套(26),且连接套(26)与内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26)与充气垫(27)外壁相贴合,所述充气垫(27)的内壁等距设置有固定条(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聚脂肪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气泵(12),所述气泵(12)的进气端密封设置有进气管(13),所述进气管(13)的一侧通过分流阀密封连接有氮气管(14)和吸气管(15),所述气泵(12)的出气端密封设置有出气管(16),所述出气管(16)的一侧通过分流阀密封连接有加压管(17)和充气管(18),所述加压管(17)的上端与外壳体(2)的内部相贯通,且充气管(18)与充气垫(27)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聚脂肪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上端的内壁设置有密封电磁块(31),所述内壳体(1)上端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垫(30),所述上盖(3)下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板(29),且密封垫(30)与限位板(29)和上盖(3)相贴合。
9.基于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一种二聚脂肪酸改性聚酯树脂的合成装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上盖(3)上端进料管(5)的内壁加入5-7%的二聚脂肪酸、8-14%的邻苯二甲酸酐、27-57%的对甲苯磺酸和30-45%的1,2-丙二醇,调节进气管(13)和出气管(16)上的分流阀,连通进气管(13)和氮气管(14)以及出气管(16)和加压管(17),此时启动气泵(12),向内壳体(1)的内部充入氮气,通过红外线加热器(32)对物料进行缓慢升温加热,待物料呈熔融状态时,通过驱动电机(4)驱动搅拌轴(6)转动,从而带动板片搅拌桨(9)和三叶片螺旋式搅拌桨(10)进行搅拌,反应后的气体通过外壳体(2)一侧设置有单向阀的出气管排出;
步骤2:通过红外线加热器(32)保持物料在160-175℃,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1h,反应完成后,关闭气泵(12)停止充入氮气,降温至120-130℃后,加入5-6%顺丁烯二酸酐,再加热至160-175℃后,调节进气管(13)上的分流阀,让进气管(13)和吸气管(15)相贯通,通过气泵(12)进行反转,从而对外壳体(2)的内壁抽真空,进行真空反应4h,得改性不饱和聚酯,再反转气泵(12)让内壳体(1)的气压恢复正常;
步骤3:再根据改性不饱和聚酯的质量加入等比例的,5-7%的二聚脂肪酸、27-57%的对甲苯磺酸和30-45%的1,2-丙二醇,通过进料管(5)注入内壳体(1),待冷却后,依次加入对2-3%苯二酚、4-5%苯乙烯和1-2%过氧化苯甲酰,通过板片搅拌桨(9)三叶片螺旋式搅拌桨(10)进行均匀搅拌;
步骤4:搅拌完成后需要排出时物料时,收缩升降机构(22),带动引流挡板(23)向上移动,减少了引流挡板(23)对引流槽(21)的阻挡,物料流入外引流管(19)的内部,但物料加入液位不会超过内引流管(20)的高度,此时调节进气管(13)和出气管(16)上的分流阀,接通进气管(13)和吸气管(15)以及出气管(16)和充气管(18),通过气泵(12)正转从而向充气机构(8)的充气垫(27)内壁注入气体,充气垫(27)充气之后会占用物料的空间,从而提高物料的液位,促进液位高于内引流管(20)并充满外引流管(19),此时内壳体(1)内部的物料的气压差距从而通过出料管(11)流出;
步骤5:倒入模具中,室温下静置一天,然后70-85℃下恒温固化4h,冷却后得到二聚脂肪酸改性聚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永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永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32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