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元素组分多元回归的灰岩地层可钻性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1222.8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6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林;刘彬;李雷;董仕明;姚坤鹏;张伟;余晟;周刚;冯明;李枝林;李伟成;张继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10/04;G06Q50/02;G01N23/223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元素 组分 多元 回归 地层 可钻性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元素组分多元回归的灰岩地层可钻性预测方法,包括:1、测量岩屑样品的元素信息;2、分析各种元素的含量,根据各种元素的含量得出岩屑样品的各种主要元素;3、结合岩石可钻性级值对各种主要元素进行分析,找出对岩石可钻性级值影响较大的影响元素;4、通过对影响元素与岩石可钻性的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基于影响元素与岩石可钻性的预测模型;5、将基于预测模型预测的可钻性级值解释结果与矿场实钻的机械钻速曲线对应分析,验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具有操作便捷、实时预测、成本低廉等特点,能够根据测量元素含量多元回归出灰岩地层岩石可钻性预测模型,进而准确可靠地评价岩石可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元素组分多元回归的灰岩地层可钻性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中,岩石可钻性是极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影响着钻进速率、钻头选型、钻井参数等重要钻井要素。根据岩石自身的抵抗钻头破碎能力的大小,结合不同的破岩方式,对岩石的可钻性进行不同的划分。
评价岩石可钻性是钻井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目前评价岩石可钻性的主要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通过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评价,另一种为通过测定岩石的矿物含量推知岩石的岩性、力学性质等信息进而评价岩石可钻性。但上述方法中获取的相关数据均需要岩心样品,不仅导致成本较高,还不能实时地评价钻遇地层的岩石可钻性。
公开号CN107180302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利用岩屑元素含量评价岩石可钻性的方法,其具体包括分析岩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测量待测地区钻井岩屑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含量,筛选与岩性最相关的10-12种元素,绘制地层分层的元素含量与岩性剖面、利用测井资料获得的岩石可钻性级值的曲线变化图;通过曲线变化图,进一步在上述10-12种元素中筛选出与岩石可钻性相关的7种元素,根据变化曲线图的元素含量和可钻性级值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评价岩石可钻性的计算模型。但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所筛选的与可钻性相关的元素种类较多,增大了分析的复杂性。且该方法只建立了可钻性与多种元素间的单一对应关系,对于不同矿物均含有同一种元素的情况,比如Si元素在石英和黏土矿物中均含有,但其对可钻性的贡献差异极大,但该方法难以体现这种差异,进而导致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元素组分多元回归的灰岩地层可钻性预测方法,本发明具有操作便捷、实时预测、成本低廉等特点,能够根据测量元素含量多元回归出灰岩地层岩石可钻性预测模型,进而准确可靠地评价岩石可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元素组分多元回归的灰岩地层可钻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X射线荧光岩屑分析仪测量岩屑样品的元素信息;
S2、对元素信息进行分析,得出各种元素的含量,再根据各种元素的含量得出岩屑样品的各种主要元素;
S3、结合岩石可钻性级值对各种主要元素进行分析,找出对岩石可钻性级值影响较大的影响元素;
S4、通过对影响元素与岩石可钻性的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基于影响元素与岩石可钻性的预测模型;
S5、将基于预测模型预测的可钻性级值解释结果与矿场实钻的机械钻速曲线对应分析,验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并根据验证结果准确的预测模型对灰岩地层岩石的可钻性进行预测。
步骤S4中建立预测模型方法为:
先根据影响元素建立如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a0+a1X1+a2X2+...+anXn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12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量子计算系统中的光学通信
- 下一篇: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