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序孔结构聚酰亚胺/石墨烯基复合碳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329089.2 申请日: 2021-11-10
公开(公告)号: CN113929077A 公开(公告)日: 2022-01-14
发明(设计)人: 刘鹏波;蒋欣悦;邹华维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C01B32/05 分类号: C01B32/05;C01B32/184;C08J9/28;C08L79/08;C08K3/04;H05K9/00
代理公司: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肖柯岑;张娟
地址: 6100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有序 结构 聚酰亚胺 石墨 复合 泡沫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序孔结构聚酰亚胺/石墨烯基复合碳泡沫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聚酰胺酸和氧化石墨烯的水分散液经定向冷冻、热亚胺化制成具有有序孔结构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泡沫,再进行高温碳化所得,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本发明具有有序孔结构的聚酰亚胺/石墨烯基复合碳泡沫密度低,热导率低,且综合性能优异,具有各向异性,可作为轻量化隔热材料或电磁屏蔽材料使用,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重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序孔结构聚酰亚胺/石墨烯基复合碳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碳泡沫材料具有通过C-C原子之间相互连接,以C作为骨架的多孔状网络结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轻质多孔材料,它不仅具有普通碳材料的诸多性能,而且还具有耐高温、密度小、强度高、隔热性能优良等特性和良好的导电、吸波性能,在电子、化工、航空航天、热控材料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20世纪60年代碳泡沫被初次报道以来,研究者尝试采用多种不同的前驱体和不同的发泡或制孔工艺,通过1000℃以下进行碳化处理,制备热导率低、比强度高的无定形碳结构的碳泡沫。目前常用的碳泡沫前驱体为沥青、煤、有机聚合物(如聚氨酯、酚醛树脂)等,制备生产工艺大多较为复杂,步骤繁多,生产成本较高。此外制得的碳泡沫大多具有各向同性结构,不能满足某些复杂应用下对材料各个方向不同性能的需求。

聚酰亚胺是一种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能和优异的热稳定性的特种工程塑料。由于具有高温惰性气氛下的残炭率高,分子结构可选择性多,碳化和石墨化过程简单等优点,聚酰亚胺(PI)也常被用作碳材料的聚合物前驱体,如以PI膜“Kapton”为前驱体可制备高质量的石墨膜。此外,聚酰亚胺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制成聚酰亚胺泡沫,因此聚酰亚胺也具备作为碳泡沫前驱体的潜力,但对其制备的碳泡沫性能的研究仍然较少。例如文献(Li C,et al.Bio-molecule adenine building block effectively enhances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performance of polyimide-derivedcarbon foam[J].Carbon,2019,149:190-202.)采用冻干法制备了含腺嘌呤的聚酰亚胺泡沫,并将其作为聚合物前驱体进行碳化,制得的碳泡沫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但其传热、力学等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作为石墨烯的衍生物之一,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有羟基、羧基、羰基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可以显著降低石墨片层间的范德华力,改善其在水中的分散性以及和聚合物的相容性。其进一步热还原制备的石墨烯片具有高模量,可一定程度上对聚合物基体进行增强,是常用的改性聚合物填料,然而,将其作为碳泡沫填料使用对碳泡沫性能的影响尚鲜有报道。

总的来说,如何通过特定的前驱体、填料的使用,并通过简单的制备方法实现对碳泡沫结构的控制和设计,制备具有优异隔热性能、电磁屏蔽性能的有序孔各向异性结构的碳泡沫,拓宽碳泡沫材料的应用范围,仍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通过一种工艺简单、绿色环保的方法,制备得到一种具有优异的各向异性隔热性能的新型轻质碳泡沫。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泡沫,它是以聚酰亚胺和石墨烯制成的复合碳泡沫。

进一步地,上述聚酰亚胺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5~20)。

更进一步地,上述聚酰亚胺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0:(15~20)。

更进一步地,上述复合碳泡沫是以聚酰亚胺为基体,石墨烯为填料的复合泡沫经碳化制备而成的复合碳泡沫。

更进一步地,上述复合泡沫是:以聚酰胺酸、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在水中分散均匀形成分散液后置于模具中,使用冷冻液冷冻,再进行冷冻干燥、热亚胺化制得;优选地,所述冷冻是定向冷冻,所述定向冷冻的方法为:将装有分散液的模具底部与冷冻液上表面贴合,进行冷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9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