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梧桐絮制备除磷吸附剂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28913.2 | 申请日: | 2021-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6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冯骞;葛冉;王苏娜;薛朝霞;方芳;罗景阳;操家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C02F1/28;B01J20/30;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梧桐 制备 吸附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梧桐絮制备除磷吸附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去除梧桐絮上的颗粒物,再将梧桐絮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后进行干燥脱水;(2)将干燥的絮状材料放入管式炉中,在CO2气氛下煅烧,煅烧后,研磨过筛网,得到炭化的梧桐絮粉末;(3)将梧桐絮粉末与稀硝酸溶液混合,在搅拌条件下反应,反应后过滤除去上清液,用水冲洗初始产物以去除残余的稀硝酸;清洗后烘干;(4)将梧桐絮粉末与聚羟基脂肪酸酯混合,混匀后,通过造粒机,制成球状颗粒,晾干后得到除磷吸附剂。本发明以梧桐絮为原料通过超声处理、高温活化及稀硝酸活化后制备得到除磷吸附剂,制得的吸附剂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效果好和绿色无污染的特点,对于磷酸盐的吸附容量可达到:39.08mg/g,具有高的应用价值,实现梧桐絮的变废为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梧桐絮制备除磷吸附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一直是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水体中积累的磷元素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磷元素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常见的除磷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生物法及吸附法。化学沉淀法除磷效果好、处理效率高,但是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处理费用高且易产生二次污染;生物法除磷成本低,但是对工艺要求高,一般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吸附去除水体中的磷酸盐,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并且绿色环保的特点。梧桐絮是梧桐树产生的棉絮状“黄色飞絮”,每年春天(尤其3、5月份),梧桐树幼叶生长及果实成熟时会产生大量梧桐絮。漫天飘舞的梧桐絮不仅影响到道路交通,还会造成行人过敏、呼吸道疾病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梧桐絮制备除磷吸附剂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梧桐絮制备除磷吸附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去除梧桐絮上的颗粒物,再将梧桐絮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后进行干燥脱水;梧桐絮的絮丝为十几微米,内部有很多细小的颗粒物杂质,无法通过清洗洗出,因此置于超声波清洗机进行超声去除杂质,同时,超声过程能够将毛絮分散开来,使后续炭化更充分;
(2)将干燥的絮状材料放入管式炉中,在CO2气氛下煅烧,煅烧后,研磨过筛网,得到炭化的梧桐絮粉末;
(3)将梧桐絮粉末与稀硝酸溶液混合,在搅拌条件下反应,反应后过滤除去上清液,用水冲洗初始产物以去除残余的稀硝酸;清洗后烘干;稀硝酸的酸性不强,不会破坏梧桐絮的炭化结构,同时还能活化其表面的基团;
(4)将梧桐絮粉末与聚羟基脂肪酸酯混合,混匀后,通过造粒机,制成球状颗粒,晾干后得到除磷吸附剂。聚羟基脂肪酸酯为高分子材料,本身具有大量羧基,同时聚羟基脂肪酸酯起到粘结剂的作用,往梧桐絮粉末中加入聚羟基脂肪酸酯,能够使得到的球状结构更加稳定,并且聚羟基脂肪酸酯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对环境无污染。
其中,步骤(1)中,超声频率为40~80KHz,超声时间为1~2h;干燥温度为105℃~110℃。
其中,步骤(2)中,煅烧温度为450℃~650℃,煅烧时间为1~2h;升温速度为2℃/min。
其中,步骤(2)中,梧桐絮粉末的粒径为50μm。
其中,步骤(3)中,稀硝酸浓度为2~4mol/L,每20mL稀硝酸溶液中,加入1g炭化梧桐絮粉末。
其中,步骤(3)中,在磁力搅拌机上搅拌反应12~14h;磁力搅拌机的转速为400~450rpm。在磁力搅拌机上搅拌反应使反应更加充分、均匀。
其中,步骤(4)中,梧桐絮粉末与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混合质量比为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8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路铁路桥梁限高架防碰撞监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深位火灾灭火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