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7222.0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0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惟美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7/17;H01B7/28;H01B7/18;A61L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汪春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缆组件,其中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不接触,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外管道的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在所述外管道内形成了良好的温度梯度,可以避免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和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之间发生过多的热交换,防止所述第二流体管路的冷量损失,并且由于金属有较好的导热作用,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中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导电屏蔽网均匀传递至外皮上,防止所述外皮上产生冷凝水,外皮的触摸温度更佳,改善了线缆组件的观感及触摸/握持手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发展,新型的多功能线缆组件越来越在各行业普遍使用,可用于同时传输流体(气体、液体)、光信号、电信号、电能甚至机械动力等。在需要制冷或散热的设备中,一般会通过线缆组件内部的流体管路对设备进行冷却并带走设备内的热量。通常,线缆组件内部的流体管路分为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进液管路用于向设备中通入温度较低的流体,温度较低的流体流经设备内部,带走设备内部的热量,温度升高,并从出液管路中留出,从而完成热量的传递。此外,线缆组件内部也可能存在一些通电会产生热量的导电线路。
线缆组件工作过程中,内部的各管路之间是存在温差的,但行业内对此并没有针对性的措施,线缆组件中的各种管路仅是随意绞在一起。如此一来,由于进液管路的温度低,携带了较多冷量,进液管路与线缆组件外部存在温差,可能导致线缆组件的表面整体或局部温度过低,使用一段时间后温度较低处有冷凝水生成,从而导致线缆组件的外观、触摸/握持手感不加;并且,线缆组件的长度一般十几厘米到几米甚至十几米不等,且内径较长度很细,因此过程中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距离过近甚至接触,加上导电线路等发热,冷热交换使得进液管路的冷量容易传递至其他管路中,造成冷量的损失,降低了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组件,以解决线缆组件外部有冷凝水生成并且换热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缆组件,包括外管道及穿设于所述外管道中的第一流体管路和第二流体管路,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传输的流体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传输的流体的温度;
所述外管道包括导电屏蔽网及包裹所述导电屏蔽网的外皮,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不接触,且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外皮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还设有第一保温层;和/或,所述第二流体管路外还包裹有第二保温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厚度为所述外管道的直径的2%~5%;和/或,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厚度的1.5~3倍。
可选的,所述外皮的表面有亲水性涂层。
可选的,所述亲水性涂层的材料为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或亲水性聚合物。
可选的,所述亲水性涂层的厚度为5μm-20μm。
可选的,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外管道内的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不接触,且所述导电线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导电线路和/或所述第一流体管路外设有金属导热网。
可选的,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位于所述外管道的中心区域,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与所述导电屏蔽网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一流体管路中的流体的温度为29℃~38℃,和/或所述第二流体管路中的流体的温度为4℃~10℃。
可选的,所述外管道内具有隔热填充物。
在本发明提供的线缆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惟美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惟美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7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