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可靠可防单粒子瞬态的保护锁定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6568.9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9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力君;邵兰娟;张明;穆浩;陈洪涛;代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中电科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03 | 分类号: | H03K19/003;H03K17/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蒙建军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 可防单 粒子 瞬态 保护 锁定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可靠可防单粒子瞬态的保护锁定电路,属于卫星电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触发模块,接收信号ProSET幅度和时间信号,将ProSET幅度和时间信号与基准VREF比对,进而输出触发信号;锁定模块,接收所述触发信号,并根据触发信号输出是否执行锁定信号的指令;复位模块,向锁定模块发送复位指令。适用于中、高轨空间电源控制器或地面高辐射环境下的保护电路设计,具有抗辐照性好、可靠性高、稳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可靠可防单粒子瞬态的保护锁定电路。
背景技术
针对中、高轨空间电源产品在轨维护困难的应用特点,要求电源产品自身具有高可靠、故障自动检测及自隔离的功能,电源控制电路设置保护功能,防止由于器件失效或其它外界因素造成影响供电异常的问题,但是在轨发现多颗卫星出现保护电路异常动作的情况,通过复位或断电重启后保护电路正常,原因是保护电路抗单粒子瞬态效应裕度不够而导致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可靠可防单粒子瞬态的保护锁定电路,适用于中、高轨空间电源控制器或地面高辐射环境下的保护电路设计,具有抗辐照性好、可靠性高、稳定可靠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可靠可防单粒子瞬态的保护锁定电路,包括:
触发模块(1),接收信号ProSET幅度和时间信号,将ProSET幅度和时间信号与基准VREF比对,进而输出触发信号;
锁定模块(2),接收所述触发信号,并根据触发信号输出是否执行锁定信号的指令;
复位模块(3),向锁定模块(2)发送复位指令。
优选地,所述触发模块(1)包括触发电路,ProSET信号端子通过第一电阻与触发电路的比较端子连接,所述比较端子通过第三电阻与触发电路的输出端子连接,所述比较端子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触发电路的参考端子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参考端子依次通过第二电容、第二电阻和参考电源连接,所述参考端子与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锁定模块(2)包括锁存电路,所述触发模块(1)的输出端子通过第四电阻与锁存电路的正极端子连接,所述复位模块(3)的输出端子通过第十二电阻与锁存电路的负极端子连接,所述锁存电路的正极端子通过第四电容与电源连接,所述锁存电路的正极端子通过第七电阻与锁存电路的输出端子连接,所述锁存电路的输出端子依次通过第七电阻、第八电阻与电源连接,所述锁存电路的输出端子通过第十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十一电阻与输出信号输出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九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容接地,所述锁存电路的负极电阻分别通过第三电容、第六电阻接地,所述锁存电路的负极电阻通过第五电阻与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复位模块(3)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四电阻与复位信号源端子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通过第六电容、第十三电阻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三电阻与反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复位信号输出端子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专利采用具有滞回的保护触发电路,实现保护信号的检测的功能,由于采用了滞回比较器,能够有效的阻止脉冲误信号,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2.本专利采用了具有输入滤波功能的复位电路功能,实现在轨保护电路的复位功能。由于采用了输入滤波,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中电科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中电科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6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