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排风干法粒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26557.0 | 申请日: | 2021-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5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信;张金良;黄超;朱立江;马超宇;费利东;张磊;薛曼龄;陈欣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C21B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董永辉;曹素云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干 化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上排风干法粒化装置,包括:粒化室和转盘,粒化室下部连通有鼓风口,粒化室的顶端连通有排风管道,排风管道由竖向管道和横向管道连通而成,在竖向管道中心设置有内筒,内筒向上穿透排风管道,内筒外侧与排风管道内壁之间,通过由下至上的水平的N‑1个隔板来逐层封堵互不相同的1/N竖向管道横截面区域,从而将竖向管道划分为N个1/N竖向管道横截面的排风区域,使排风管道均匀沿N个排风区域排风,转盘用于接收从内筒进入粒化室的高温熔渣,并使得高温熔渣随转盘旋转甩出,与从鼓风口送入的冷却风接触冷却。本发明可使得从排风管道排出的热风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减少由于排风不均匀造成的粒化室冷却风偏流带来的对粒化效果的不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熔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排风干法粒化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余热余能,绝大多数的余热余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但高温液态熔渣的显热和低温余热资源至今未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高温液态熔渣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其排出温度高达1500℃,蕴含大量高温余热。
当前的一种余热回收方法是采用干法粒化,如图1所示,利用粒化室2内的高速旋转的凹形转盘1,将从转盘上方流入的高温液态熔渣由向四周扩展甩出,高温液态熔渣在离开转盘边缘的瞬间,在粘滞力、表面张力、重力及空气阻力等多重作用下,破碎、撕裂、收缩成细小液态颗粒,液态颗粒在飞行的过程中与其周围冷空气进行换热并凝固,形成固态颗粒或半固态颗粒。在这过程中换热的空气吸收了高温液态熔渣的热量,从而进行余热回收。
然而上排风的方式从排风管道排出的热风分布不均,由于排风不均匀造成的粒化室冷却风偏流会对粒化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冷却风集中的区域冷却效果好但是容易由于风量太大造成颗粒向上移动进入排风管道或造成渣粒在粒化室水冷壁粘结,而冷却风风量小的地方冷却效果差,可能造成渣粒形成的固态颗粒不够稳定。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上排风干法粒化装置,包括:
粒化室,粒化室的下部连通有鼓风口,粒化室的顶端连通有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由竖向管道和横向管道连通而成,所述竖向管道与所述粒化室的顶端连通,在所述竖向管道中心同轴设置有内筒,内筒向上穿透排风管道,在内筒外侧与排风管道内壁之间,通过由下至上的水平的从内筒外壁延伸至横向管道内的N-1个隔板来逐层封堵互不相同的1/N竖向管道横截面区域,从而将竖向管道划分为N个1/N竖向管道横截面的排风区域,并且所述隔板从其封堵的排风区域延伸至横向管道内壁,所述隔板的竖向间隔为1/N横向管道的内径,使得排风管道均匀沿N个排风区域排风,
置于粒化室内的转盘,所述转盘用于接收从所述内筒进入粒化室的高温熔渣,并使得高温熔渣随转盘旋转甩出,与从鼓风口送入的冷却风接触冷却形成粒化渣,其中,鼓风口的安装角度使得在粒化室内形成的旋转风场的旋转方向与转盘的旋转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N为4,所述竖向管道为圆筒形,在内筒外侧与排风管道内壁之间,沿竖向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A-B隔板、B-C隔板、C-D隔板,
其中A-B隔板包括1/4圆环以及用于与排风管道内壁连接的水平连接板,其圆环内侧与内筒的外壁连接;
其中B-C隔板包括1/2圆环以及用于与管道内壁连接的水平连接板,且其1/4圆环与A-B隔板的1/4圆环重叠,其圆环内侧与内筒的外壁连接;
其中C-D隔板包括1/2圆环以及用于与管道内壁连接的水平连接板,且其1/4圆环与A-B隔板的1/4圆环重叠,其另一1/4圆环与B-C隔板的另一1/4圆环沿内筒轴线对称,其圆环内侧与内筒的外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65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