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通信与进气功能一体化的隐身桅杆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4866.4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4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方康;刘运亮;胡海滨;周睿;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H01Q1/18 | 分类号: | H01Q1/18;H01Q1/22;H01Q1/3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周舒蒙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功能 一体化 隐身 桅杆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通信与进气功能一体化的隐身桅杆结构,包括进气筒、进气阀、导流罩和通信天线,所述进气筒内部中空形成进气通道,进气筒的下端安装在水下潜器上,与水下潜器的通气管网连通;所述进气阀安装在进气筒的上端,控制进气通道的通断;所述通信天线设于进气筒的外壁;所述导流罩套设在进气筒的外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隐身桅杆结构采用通信及进气功能一体化设计,一根桅杆同时具备通信及进气功能,提高了桅杆集成化程度,检修和维护方便,降低了重量空间占用,并解决了信号遮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潜器通信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集通信与进气功能一体化的隐身桅杆结构。
背景技术
水下潜器有通信方面的功能需求,同时搭载的动力设备或工作人员还有输入外界新鲜空气的需要。对于上述两种功能需求,传统的水下潜器通常同时布置两根桅杆来分别实现通信及进气功能。这种方式虽然能达到使用要求,但是对搭载母体重量、空间占用量大,不利于母体的小型化及集成化设计,而且也会存在进气桅杆对通信桅杆的信号遮挡问题。
传统水下潜器的通信或通气管桅杆外形一般简单考虑加功工艺条件,多设计为较为原始方便加工的圆形结构。虽然圆形桅杆加工简单,但是圆形桅杆的流体阻力很大;且在高速下圆形尾部的流体涡脱落造成桅杆体振动烈度较大,桅杆稳定性差,由于桅杆搭载通信单元的电气元件对振动环境较为敏感,大烈度的振动环境影响电气元件的功能。
目前,反潜设备性能日趋提高,给水下潜器的生存造成较大威胁。搭载通信或进气功能单元的桅杆需要伸出水面工作,更是敌方探测设备的首要追踪目标,所以需要进行隐身设计,提高搭载桅杆本体隐身性能。传统桅杆采用金属材质,未采用或者只采用单一隐身措施造成隐身性能较差,容易增大搭载母体的暴露概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稳定性高、隐蔽性强的集通信与进气功能一体化的隐身桅杆结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通信与进气功能一体化的隐身桅杆结构,包括进气筒、进气阀、导流罩和通信天线,所述进气筒内部中空形成进气通道,进气筒的下端安装在水下潜器上,与水下潜器的通气管网连通;所述进气阀安装在进气筒的上端,控制进气通道的通断;所述通信天线设于进气筒的外壁;所述导流罩套设在进气筒的外部。
按上述方案,所述进气阀包括伸缩机构、支架和阀盘,所述伸缩机构设于进气筒内,且通过支架固定在进气筒的内壁;所述伸缩机构的上端为驱动端,伸缩机构的驱动端与阀盘的下部相连,带动阀盘伸缩;所述阀盘设于进气筒上方;当伸缩机构带动阀盘缩回至进气筒上端面时,阀盘完全密封进气筒的上端口,进气通道封闭;当伸缩机构带动阀盘伸出至脱离进气筒上端面时,进气通道打开能。
按上述方案,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丝杠一体电机和传动杆,丝杠一体电机的下部固定在进气筒的内壁,丝杠一体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杆的下端相连,传动杆的上端与阀盘的下表面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阀盘的下表面设计有密封圈。
按上述方案,导流罩的内部与进气筒的外壁之间形成密封腔体,所述通信天线位于密封腔体内,通信天线的天线元件阵列布置在进气筒的外壁。
按上述方案,所述导流罩的截面为对称布置在进气筒两侧的类水滴形结构。
按上述方案,所述导流罩采用隐身复合材料制作;导流罩的外壁涂刷有隐身涂层。
按上述方案,所述导流罩的纵向切面与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集成化程度高。本发明所述隐身桅杆结构采用通信及进气功能一体化设计,一根桅杆同时具备通信及进气功能,提高了桅杆集成化程度,检修和维护方便,降低了重量空间占用,并解决了信号遮挡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48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