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水型反渗透直饮水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3911.4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1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陈耿;杨智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清渟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清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王明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反渗透 饮水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水型反渗透直饮水机,其包括水处理系统和低压反渗透滤芯组,所述水处理系统内的高压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排出口连接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组的进水口,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组的净水出口连通所述高压反渗透滤芯的净水管道,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组的废水排出口连接废水排出管,所述废水排出管上设有第一持压泄压阀。本发明通过在现有直饮水机的高压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排出口增设一低压反渗透滤芯组,利用低压反渗透滤芯组对废水再一次进行过滤,回收高压反渗透滤芯排出的部分废水,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制水效率,且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水型反渗透直饮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水安全意识的加强,人们对饮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反渗透处理技术逐渐从工业领域被应用到饮用水的处理技术中,各种各样的反渗透直饮水机得到应用。但是,反渗透技术有个致命的缺点:处理过程中,不断排放浓水,以家用、商用水机为例,通常情况,制取的好水与排放出的浓水的比例为1∶3,在原水水质较差的地方,这个比例更大,这对于淡水资源缺少的我国来说,反渗透技术处理原水,大量排放浓水的缺点显得非常突出,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提高了饮用水的使用成本。
虽然目前存在一些对饮水机废水进行处理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提高了原水的利用率,但仍然存在制水效率不高、制水设备结构复杂以及制水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原水利用率高、制水效率高的节水型反渗透直饮水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节水型反渗透直饮水机,包括水处理系统和低压反渗透滤芯组,所述水处理系统内的高压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排出口连接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组的进水口,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组的净水出口连通所述高压反渗透滤芯的净水管道,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组的废水排出口连接废水排出管,所述废水排出管上设有第一持压泄压阀。
在本发明提供的节水型反渗透直饮水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组包括多个低压反渗透滤芯,前一个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排出口连接后一个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每一个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的净水出口连接净水管道,最后一个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排出口连接所述废水排出管。
在本发明提供的节水型反渗透直饮水机的另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组包括多个低压反渗透滤芯,所述高压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排出口连接每一个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每一个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的净水出口连接净水管道,每一个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排出口连接所述废水排出管。
在本发明提供的节水型反渗透直饮水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低压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均设有第二持压泄压阀,用于保持低压反渗透滤芯在一个稳定的工作压力下。
在本发明提供的节水型反渗透直饮水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压反渗透滤芯的进水管上设有水质阻垢筒,所述水质阻垢筒内设有缓蚀阻垢剂,阻止水中成垢盐类形成水垢,用于保护高压及低压反渗透滤芯,防止水垢在高压及低压反渗透滤芯中形成。
在本发明提供的节水型反渗透直饮水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PP滤芯、UDF滤芯、CTO滤芯、压力传感器、进水电磁阀、增压泵、高压反渗透滤芯、高压开关和活性炭过滤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节水型反渗透直饮水机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现有直饮水机的高压反渗透滤芯的废水排出口增设一低压反渗透滤芯组,利用低压反渗透滤芯组对废水再一次进行过滤,回收高压反渗透滤芯排出的部分废水,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制水效率,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清渟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清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清渟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清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3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