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妆品或其原料中添加物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3469.5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0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智明;周桓;肖树雄;李静;陆土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东省药品质量研究所;广东省口岸药品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齐键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妆品 原料 添加物 检测 方法 | ||
一种化妆品或其原料中添加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待测液进行检测,所述添加物包含视黄酸、异视黄酸、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视黄醛、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视黄醇、视黄醇丙酸酯、视黄醇视黄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中的检测方法首次建立了化妆品或其原料中视黄酸、异视黄酸、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醇乙酸酯、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视黄醇丙酸酯、视黄醇视黄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等9种视黄醇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检测范围涵盖化妆品及其使用原料目录中的7种视黄醇类物质与其两种降解产物,检测方法准确,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妆品或其原料中添加物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化妆品配方的研制开发和工艺的不断进步,各种功能性化妆品和原料应用普遍,产品中的配伍降解产物及残留物质的引入等,都是影响产品安全性的因素。视黄醇类物质是近年来新兴的祛痘及抗皱原料,包括视黄醇、视黄酸、视黄醛及视黄酯等,这类物质能够改善上皮细胞异常角化和皮脂排泄,临床作为祛痘和抗皱用药。虽然视黄醇是人体必需的活性物质,且在体内会转化为视黄酸,但过量摄入有肝肿大、钙流失、致畸等危害。视黄酸和异视黄酸刺激性强,且有致畸性和胚胎毒性,只能作为处方用药,是化妆品中的禁用成分。有研究显示,这些衍生物只有在体内转化为视黄酸后才能起到改善衰老的作用,在可预见的使用环境下,视黄醇类物质与化妆品其他基质原料相互作用,会转化为视黄酸或其他未知化合物,这类原料的风险评估,将重点考察转化产物对毒性结果的影响。
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酯类是化妆品中祛皱、抗衰老的常用成分,在《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中,收录有8种视黄醇类物质。文献报道的维生素A类衍生物的检测方法主要针对食品,化妆品中检测方法仅包含维甲酸和视黄醇等极个别衍生物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妆品或其原料中添加物的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妆品或其原料中添加物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化妆品或化妆品原料的待测液进行检测,所述添加物包含视黄酸、异视黄酸、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视黄醛、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视黄醇、视黄醇丙酸酯、视黄醇视黄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添加物包含视黄酸、异视黄酸、羟基频哪酮视黄酸酯、视黄醛、视黄醇乙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视黄醇、视黄醇丙酸酯、视黄醇视黄酸酯。
优选地,所述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C18色谱柱;进样量为:4~6μL;流速为:0.8~1.2mL/min;流动相为: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四氢呋喃;流动相C为乙酸铵溶液,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进行洗脱。
优选地,所述进样量为:4.5~5.5μL;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进样量为:5μL。
优选地,所述流速为:1~1.2mL/min;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流速为:1mL/min;
优选地,所述梯度洗脱的洗脱程序为:
0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35%,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35%,流动相C的体积百分比为30%;
4~20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38%,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38%,流动相C的体积百分比为24%;
21~41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45%,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45%,流动相C的体积百分比为10%;
41.01~46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35%,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35%,流动相C的体积百分比为30%。
优选地,所述流动相C的浓度为4~6mmol/L;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流动相C的浓度为5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东省药品质量研究所、广东省口岸药品检验所),未经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东省药品质量研究所、广东省口岸药品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3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