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染料调色用的2,6-二氨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23048.2 | 申请日: | 2021-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3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韩峰;曹家瑞;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密丽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13/73 | 分类号: | C07D213/73;B01J31/16 |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武欢欢 |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潍坊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染料 调色 氨基 吡啶 合成 方法 | ||
一种用于染料调色用的2,6‑二氨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包括吡啶氨基化和纯化两个步骤;其中吡啶氨基化所用原料是吡啶、氨水和羟胺,所用催化剂为氯化亚铜‑双(氯化锂)络合物和三氯化六氨合钴;采用二氯甲烷和二甲基亚砜混合液重结晶纯化2,6‑二氨基吡啶。该方法在75~95℃,常压条件下制备得到了2,6‑二氨基吡啶,2,6‑二氨基吡啶产率88.1~91.3%(以吡啶计),纯度98.41~99.7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染料调色用的2,6-二氨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2,6-二氨基吡啶,熔点119~121℃,一般为白色或微黄色针状或片状结晶,暴露于空气中易氧化变黑,主要用于染料和医药的合成,也是其它精细有机化工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中间体。
2,6-二氨基吡啶合成方法较多,依据原料的不同,可分为四种。非均相Chichibabin法,吡啶和氨基钠高温条件下发生氨基化反应生成2,6-二氨基吡啶。均相Chichibabin法,吡啶与液氨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这两种方法副反应较多,2,6-二氨基吡啶的提纯复杂且收率一般在60%以下。第三种方法是腈类物质环合反应,如3-羟基戊二腈或戊烯二腈与胺类物质在卤酸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环合,该方法反应收率很高,多在90%以上,但3-羟基戊二腈和戊烯二腈以剧毒品氰化物为原料,管控严货源少价格高,不太适合工业化生产。第四种是卤代吡啶氨解反应,一般多用2,6-二溴吡啶或2,6-二氯吡啶与液氨在180℃以上高温和高压条件下,氨基取代卤素生成2,6位的氨基吡啶,此方法反应条件苛刻,对设备要求高,成本相应较高,此外取代过程中副反应多,2,6-二氨基吡啶提纯也比较困难,下面两篇专利公开了运用卤代吡啶氨解反应制备2,6-二氨基吡啶的方法。
中国专利CN102993090A公开的一种2,6-二氨基吡啶的合成方法,用2,6-二卤代吡啶、溶剂和催化剂于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液氨,在200~1000℃下反应得到粗品,再用甲苯提纯得到纯度大于99%的2,6-二氨基吡啶。中国专利CN103288720A公开的一种2,6-二氨基吡啶的高压合成方法,以2,6-二氯吡啶为反应原料,在丙二醇或丙三醇中,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液氨,180~300℃,压力为5~12MPa条件下反应,蒸去溶剂,得到粗品,2,6-二氨基吡啶转化率为96%,2-氯-6氨基吡啶为3.5%,粗品用甲苯精制得到99%的目标产品2,6-二氨基吡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染料调色用的2,6-二氨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实现以下发明目的:低温常压条件下合成2,6-二氨基吡啶,合成过程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成本低,得到的产物收率高,纯度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染料调色用的2,6-二氨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包括吡啶氨基化和纯化两个步骤;其中吡啶氨基化所用原料是吡啶、氨水和羟胺,所用催化剂为氯化亚铜-双(氯化锂)络合物和三氯化六氨合钴;采用二氯甲烷和二甲基亚砜混合液重结晶纯化2,6-二氨基吡啶。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步骤(1)吡啶氨基化
反应釜内加入氨水、羟胺、氯化亚铜-双(氯化锂)络合物和三氯化六氨合钴,搅拌并升温至恒温温度后滴加吡啶,滴加完毕后持续搅拌反应4~8小时,降温至10~15℃析出晶体,过滤得到粗2,6-二氨基吡啶;
所述氨水浓度为25~28wt%;
所述氨水、羟胺、氯化亚铜-双(氯化锂)络合物和三氯化六氨合钴质量比为75~85:5~10:3~5: 2~6;
所述吡啶加入量为氨水和羟胺总质量的45~60%,滴加速率为1.50~2.2千克 /分;
所述搅拌并升温至恒温温度,搅拌速率2500~4000转/分,升温速率1~2℃/min,恒温温度75~95℃。
步骤(2)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密丽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高密丽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3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