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大型养鱼网箱的分规格活鱼起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22406.8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9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勤峰;穆为磊;李召;董双林;黄六一;王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9/08 | 分类号: | A01K69/08;A01K61/95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刘金星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大型 养鱼 网箱 规格 活鱼起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养鱼网箱的分规格活鱼起捕装置,包括集鱼箱(1),集鱼箱(1)上相对的两个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进鱼口(5)、出鱼口(6),集鱼箱(1)的另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可封闭的捕获出口(2);所述集鱼箱(1)连接有两个封箱盖板(13),两个封箱盖板(13)分别与进鱼口(5)、出鱼口(6)配合设置;所述集鱼箱(1)上设置有锁定和释放封箱盖板(13)的封箱机构,封箱机构连接有驱动封箱机构释放封箱盖板(13)的驱动组件。本发明能够实现捕大留小的分规格捕鱼效果,避免大小鱼一起捕获,造成苗种浪费的缺点,并且避免捕鱼过程中对捕获鱼的机械损伤以及由于鱼类密度过大造成的个体之间的擦伤,从而不影响捕获鱼的售卖品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养鱼网箱的分规格活鱼起捕装置,属于海洋养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海水养殖从近岸走向深远海已成为拓展海水养殖空间、促进海水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已成为世界共识。近年来,随着“深蓝1号”、“德海1号”、“振鱼1号”等大型钢结构离岸网箱的建成与投产使用,我国的深远海鱼类养殖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深远海鱼类养殖规模会得到迅速发展。
深远海鱼类养殖网箱水体一般为数万到数十万立方米,养殖生产能力通常超过1000吨,乃至数千吨。如此庞大的养殖水体和相应的网箱内养殖鱼存量,需要相应的分批次分规格而且保活的成鱼捕获装置。目前大型钢构网箱采用的分批捕鱼装置是整体提高箱内养殖鱼的密度,然后采用真空式吸鱼泵捕鱼,完成一定量的采捕以后,再将鱼类养殖密度恢复捕鱼前密度。
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首先,每次捕鱼均需将整箱鱼进行集中,由于密度过大,容易造成鱼的擦伤和缺氧,甚至死亡,反复多次分批次捕鱼对未捕获鱼的伤害很大,不利于捕鱼后的后续养殖;其次,捕获的鱼类死亡率较高,加工过程无法放血,影响成品鱼品质,且损伤率较高,影响成品鱼的售卖品相,从而降低成品鱼的售价;再次,这种方法将大鱼小鱼一起捕获,无法实现捕大放小的分规格捕鱼,造成养殖鱼苗种浪费;最后,这种方法操作繁琐,而且人工、电力成本较高,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大型养鱼网箱的分规格活鱼起捕装置,能够实现捕大留小的分规格捕鱼效果,避免大小鱼一起捕获,造成苗种浪费的缺点,并且避免捕鱼过程中对捕获鱼的机械损伤以及由于鱼类密度过大造成的个体之间的擦伤,从而不影响捕获鱼的售卖品相。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大型养鱼网箱的分规格活鱼起捕装置,包括集鱼箱,集鱼箱上相对的两个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进鱼口、出鱼口,集鱼箱的另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可封闭的捕获出口;所述集鱼箱连接有两个封箱盖板,两个封箱盖板分别与进鱼口、出鱼口配合设置;所述集鱼箱上设置有锁定和释放封箱盖板的封箱机构,封箱机构连接有驱动封箱机构释放封箱盖板的驱动组件;所述封箱机构锁定封箱盖板时,两个封箱盖板分别位于进鱼口、出鱼口的上方;封箱机构释放封箱盖板时,两个封箱盖板下落并分别封闭进鱼口、出鱼口;所述封箱机构包括两个封箱组,封箱组包括封箱栓、回位弹簧和翘板;所述集鱼箱顶部设置有封箱栓座,封箱栓穿过封箱栓座并与封箱栓座滑动连接,封箱栓尾部设置有凸起,回位弹簧位于封箱栓尾部的凸起与封箱栓座之间;所述封箱盖板的下端设置有与封箱栓顶部配合设置的圆孔;所述集鱼箱顶部设置有与翘板配合设置的翘板座,翘板的中段通过转轴与翘板座转动连接,翘板的一端与封箱栓尾部的凸起的配合设置,翘板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配合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封箱信号锤、封箱信号锤缆索,封箱信号锤设置于封箱信号锤缆索上并与翘板的端部配合设置;两个封箱组的翘板分别与封箱信号锤缆索的端部连接,封箱信号锤套接于封箱信号锤缆索上并在封箱信号锤缆索上滑动。
优化的,上述用于大型养鱼网箱的分规格活鱼起捕装置,所述进鱼口的两侧、出鱼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动凹槽,封箱盖板的两侧插接于滑动凹槽内并沿滑动凹槽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24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