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点石斑鱼规模化苗种生态混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21138.8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卿;张艺;周振平;林培华;谢伟铭;刘家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3;A01K61/59 |
| 代理公司: | 成都海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57 | 代理人: | 庞启成 |
| 地址: | 35219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斑鱼 规模化 苗种 生态 混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赤点石斑鱼规模化苗种生态混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池塘面积在500m2~2000m2之间,使用前先培育透明度保持在30cm~50cm的硅藻和绿藻的藻类混合物,同时培育密度为2个/mL~3个/mL的SS型轮虫,池塘内水体盐度保持在25%~41%之间,溶解氧在6mg/L以上,按初孵仔鱼密度为2000~4000尾/m2投放至池塘中进行培育。步骤二:赤点石斑鱼培育40天后,开始人工投喂丰年虫薄片。步骤三:培育60天后投喂市场上销售的日清颗粒饲料,同时混合放养全长4cm~5cm的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以赤点石斑鱼的残饵、排泄物和藻类为食,不需要投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赤点石斑鱼规模化苗种生态混养方法。
背景技术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是石斑鱼科、石斑鱼属鱼类。为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多生活在近海水深55m以内岩礁底质的底层海域,常栖息于沿海岛屿附近的岩礁间、珊瑚礁的岩穴或缝隙中,幼鱼一般生活在水深10m以内。因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在水产养殖中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的品种之一。长期来,赤点石斑鱼养殖苗种主要依靠天然采捕,因被过度捕捞,迅速减少,野生资源和养殖规模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虽然国内外学者已在人工苗的获取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育苗成活率仅为10~30%之间。同时,目前我国石斑鱼养殖主要以网箱养殖模式为主,但在养殖过程中易发生病虫害,导致养殖成活率较低,一般只达到40%。
为了解决赤点石斑鱼的人工苗种繁育以及人工养成的技术问题,本次发明了一种赤点石斑鱼规模化生态育苗和混合养成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赤点石斑鱼规模化苗种生态混养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赤点石斑鱼规模化苗种生态混养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赤点石斑鱼规模化苗种生态混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藻水培育:在池塘内首先培育透硅藻和绿藻的藻类混合物,同时培育SS型轮虫,所述池塘内水体盐度保持在25%~41%之间,溶解氧在6mg/L以上,步骤二初卵仔鱼培育:在所述池塘内投放赤点石斑鱼的初卵仔鱼至步骤一得到的水体内进行培育,培育40天后,开始人工投喂丰年虫薄片。
步骤三南美白对虾投放:在投放赤点石斑鱼的初卵仔鱼培育60天后,投放南美白对虾,在投放南美白对虾后,开始投喂日清颗粒饲料,并且喂养至捕捞。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池塘面积在500m2~2000m2之间,考虑到人工成本与管理难度,池塘面积超过2000m2导致管理难度增加,并且需要增加人工,池塘面积小于500m2会导致养殖产量与投入成本不符。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在步骤一池塘内加入硅藻和绿藻的藻类混合物培育至藻水透明度达到30cm~50cm,调整池塘水体透明度以达到适合赤点石斑鱼生长环境。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SS型轮虫的培育密度达到2个/mL~3个/mL时,再进行步骤二,所述SS型轮虫以硅藻为饲料,所述SS型轮虫的投放时间需要与所述藻水的透明度进行配合,时所述SS型轮虫的密度与所述藻水的透明度达到设定要求。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初卵仔鱼投放密度为2000~4000尾/m2,初卵仔鱼的投放密度少于2000尾/m2会导致赤点石斑鱼的产量,同时密度过高会导致池塘管理难度加大,投放饲料与人工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1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自主供电的真空界面阀
- 下一篇: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