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特长斜井通风方法及通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9485.7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8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陆鹏举;程桦;杨仁树;牛刚;张鲁鲁;王松青;牛宾;刘宁;黎明镜;杨立云;马均志;申五刚;杨新文;吴百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4;E21F1/08;E21F3/00;E21F5/04;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23409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特长 斜井 通风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特长斜井通风方法,主斜井和副斜井入口L距离处均设有第一风机组件,一TBM设备对应设置的第一风口与一第一风机组件连通,两个第一风口分别随着对应的TBM设备在主斜井、副斜井内掘进向前移动,为对应的工作面通风。本发明的一种煤矿特长斜井通风方法和系统,根据当巷道长度变化切换不同的通风方式,产生的风压和风量能完全满足主斜井井筒施工通风安全要求,保证了巷道内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性,主副斜井独立通风时,通过在超过主副斜井长度阈值处设置风库,在风库中设置有第二风机组件,从而将风力加速供应通向工作面,主副斜井联合通风时,在提高工作面供风风速、风量的情况下,避免回流的乏风距离进口过近而再次进入斜井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斜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特长斜井通风方法及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掘进巷道主要通过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风压通风向掘进巷道输送新鲜空气,并将掘进巷道内含有瓦斯、粉尘等的污浊气体排出,以降低掘进巷道内瓦斯及粉尘的浓度,从而减少掘进巷道内的安全隐患,提高操作人员在掘进巷道内的工作安全性并减少污浊气体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带来的伤害。然而现有掘进巷道内通风效果较差,掘进巷道内的污浊气体引起的安全隐患以及对操作人员造成的健康伤害依然较大。
具体的,在长距离的巷道施工中,仅在井口位置向工作面送入新鲜空气,可能存在风压、风速不足的现象,达不到在掘进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的规定。
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煤矿特长斜井通风方法及通风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特长斜井通风方法及通风系统,当巷道较长时,可将第一风机组件设置在巷道井口20m开外的位置,利用高速将新鲜空气压入送风管道中后进入风库中存储,在风库处再设置有第二风机组件,从而将井口外部的新鲜空气供入迎头工作面位置,保证了巷道内的空气流速,使得达到工作面的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保证了巷道内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煤矿特长斜井通风方法,两组TBM设备分别掘进主斜井和副斜井,主斜井和副斜井间设有若干联络通道,所述主斜井和副斜井入口L距离处均设有第一风机组件,与一所述TBM设备对应设置的第一风口与一第一风机组件连通,两个所述第一风口分别随着对应的TBM设备在主斜井和副斜井内掘进向前移动,为对应的工作面通风。
优选的,在主斜井、副斜井长度大于阈值的联络通道处均设置一风库,两所述风库不连通,一所述风库中设置一第二风机组件,当TBM设备掘进深入超过阈值的联络通道处,将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连通的通风管道与风库连通后,通过对应的一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出风口与一个所述第一风口连通,主斜井、副斜井内的TBM设备对应的第一风口经过对应的第二风机组件加速后为对应的工作面通风。
优选的,当副斜井内的TBM设备掘进深入超过阈值的联络通道处,关闭副斜井外的第一风机组件;
在主斜井长度大于阈值的联络通道处设置一风库,所述风库中设置一第二风机组件,当主斜井内的TBM设备掘进深入超过阈值的联络通道处,将与主斜井外的第一风机组件的连通的通风管道与风库连通后,通过第二风机组件的出风口与在副斜井中掘进的TBM设备上第一风口连通;
且在主斜井长度大于阈值的主斜井处设置第三风机组件,将与第一风机组件连通的的通风管道与第三风机组件连通后,通过第三风机组件的出风口与在主斜井中掘进的TBM设备上第一风口连通。
优选的,风机组件成对配置,主/备风机可切换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出风管道处均设有第一风门,用于阻断副斜井回流的乏风;所述第三风机组件出风管道处设有第二风门,用于阻断主斜井回流的乏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9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