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桩防误差测量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9377.X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瑞;蔡昭辉;马杰;袁兵;肖志远;郑世超;马海宁;段磊;李东辉;王思远;李博健;孙梓淇;杨一帆;田春阳;张兆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张晶 |
地址: | 30045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误差 测量 设备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心桩防误差测量设备,其包括标尺、固定于标尺一端的固定测量爪、与所述标尺滑动配合的滑动测量爪以及与所述滑动测量爪固定的防误差测量单元;所述防误差测量单元包括用于保证测量位置正确减少误差的所述激光位置校准器,还包括用于将滑动测量爪的位移转化为数据以数字显示读数的位移传感器、用于计算和实现各项功能的中央控制器、用于显示数据和交互信息的电子显示屏、用于人机交互的按键和提供电源的电池;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所述激光位置校准器、位移传感器、电子显示屏、按键和电池连接。本发明具有自动提示使用者正确测量位置有效避免测量误差的有益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桩防误差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空心方桩的使用,因其诸多优点,为市场广泛接受,并得到推广使用。日本,作为管桩的发明者,从20世纪60年代起大量推广使用,近年来,其管桩的使用逐年减小,2004年全国使用管桩不到500万米;而从2000年开发出新型方桩以来使用量已经占所有桩型的40%,可见空心方桩的优势。美国也类似日本,2003年预应力空心方桩的使用达到了9000万米,占总用桩量的35%,我国建筑材料生产企业有广州市白云区建基水泥制品厂、东莞市枞树林建材有限公司等,参照国外经验并按符合我国地质和制造情况的空心方桩已开发完成,并在工程实践中大量使用,目前从所使用的工程情况分析,方桩已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性能优势。
空心方桩施工前需要进行进场检测,传统检测是使用卡尺或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内径及壁厚,取其平均值。通过测量来确保进场空心方桩壁厚对称,以避免使用过程中因内壁受力不均拉裂产生裂缝,以此产生的渗漏问题。但是在长期的实际生产实践中,传统的检测方式存在测量工具测量位置不准导致测量结果误差很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解决空心方桩进场检测中测量工具测量位置不准导致测量结果误差很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空心桩防误差测量设备,其包括标尺、固定于标尺一端的固定测量爪、与所述标尺滑动配合的滑动测量爪以及与所述滑动测量爪固定的防误差测量单元;所述滑动测量爪一侧具有用于固定位置的紧固螺丝。
所述标尺长度方向具有细长孔,所述滑动测量爪具有贯穿所述细长孔的滑动螺丝,通过所述滑动螺丝松紧度不同可以调节所述滑动测量爪与所述标尺之间的滑动阻尼。
所述固定测量爪通过螺丝和定位结构与所述标尺相互固定,所述定位结构是定位柱定位孔组合或者定位槽和定位凸起组合。
所述滑动测量爪和固定测量爪的主体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其外侧为直角边,其内侧为斜边;所述滑动测量爪和固定测量爪的前端具有两侧平直的测量段,所述测量段的外侧高于其主体外侧边线以确保测量时所述测量段外侧边与空心方桩孔壁接触。
优选地,所述防误差测量单元包括用于保证测量位置正确的所述激光位置校准器和反射指示灯;所述激光位置校准器在所述固定测量爪和滑动测量爪的同侧具有激光发射器和反射接收器;所述反射接收器与所述反射指示灯连接。当移动所述滑动测量爪开始进行空心桩内径测量时,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可见激光束向空心桩内孔照射,当激光束完全通过空心桩内孔且没有照射到空心桩内壁形成反射,所述发射接收器接收不到反射激光,所述反射指示灯处于熄灭状态,这时就认为所测量的直径垂直于所述空心桩的轴心,其测量误差微小或视为没有测量误差;当所述固定测量爪和所述滑动测量爪在所述空心桩内壁高度位置差别大的时候,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束就会照射到空心桩内壁上形成反射光,这时所述反射接收器就会收到反射光信号,所述反射指示灯处于发光状态,通过反射指示灯的发光状态可以便捷地指示测量位置错误,提醒测量人员调整所述固定测量爪和所述滑动测量爪的高度位置直至所述反射指示灯熄灭,从而避免测量误差以保证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进一步地,当测量完成,将所述滑动测量爪与所述固定测量爪贴合归零,所述激光发射器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93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