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工程用路面修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18504.4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文杰 |
| 主分类号: | E01C23/09 | 分类号: | E01C23/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周鑫 |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工程 路面 修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工程用路面修补装置,包括:平板,所述平板上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用于盛放修补材料及修补器件;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箱体的内部,用于驱动装置对路面进行修补处理;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与驱动组件相连接,用于对道路上待修补的坑洼进行清理,其中包括: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与清理组件相连接,一端置于平板一侧,用于对坑洼进行清扫;鼓风组件,所述鼓风组件设置在清扫组件内部;该装置工作时,可自动将坑洼内的杂物进行清理,使用时,填充材料不回凝结在装置之中,填补后可对填补后的地面进行磨平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工程用路面修补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路面破损、坑洼的现象,为了道路行车安全,需要对破损的道路进行修补维护,当前采用的道路修补方式通常为人工进行修补,人工对道路进行修补时,首先需要在修补位置周围设置防护装置,然后进行坑洼处的清理填补,如此修补方式不仅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一定的危险,同时影响了交通,使得道路容易出现堵塞。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市政工程用路面修补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路面修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工程用路面修补装置,包括:平板,所述平板上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用于盛放修补材料及修补器件;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箱体的内部,用于驱动装置对路面进行修补处理;
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与驱动组件相连接,用于对道路上待修补的坑洼进行清理,其中包括: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与清理组件相连接,一端置于平板一侧,用于对坑洼进行清扫;鼓风组件,所述鼓风组件设置在清扫组件内部,与驱动组件一侧连接,通过风力提升清扫效果将坑洼清理干净;
填补组件,所述填补组件设置在驱动组件另一侧的箱体内,并与驱动组件相连接,用于对坑洼进行填补并打磨平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工作时,利用驱动组件分别带动清理组件对坑洼进行清理,同时利用填补组件对坑洼进行填补修整,修整后的地面进行磨平,改变了传统的人工修补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修补工作的安全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市政工程用路面修补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市政工程用路面修补装置的箱体内部主视图。
图3为一种市政工程用路面修补装置的第一空心柱的主剖视图。
图4为一种市政工程用路面修补装置的固定板的后视图。
图5为一种市政工程用路面修补装置的第二空心柱的主剖视图。
图中:1-平板,2-拉杆,3-第一弹簧,4-滚轮,5-箱体,6-投料口,7-第一电机,8-第一转动轴,9-拨料杆,10-隔板,11-第一空心柱,12-磨盘,13-第二电机,14-第二转动轴,15-第一带轮,16-第二带轮,17-第二空心柱,18-第二弹簧,19-内凹柱,20-毛刷,21-排气孔,22-第一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4-第一传动杆,25-蜗杆,26-蜗轮,27-第二传动杆,28-固定板,29-圆盘,30-第一连接杆,31-第二连接杆,32-推杆,33-活塞,34-单向气阀,35-第三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文杰,未经黄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85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