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17807.4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0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汤波;华英豪;陈义娇;易军;王健;郑心愿;段红平;张湛;吉茸;朱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严勇刚;段泽贤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絮凝 澄清 设备 | ||
1.一种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包括一个塑料制成的圆柱形的澄清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桶(1)的内部同轴心地设置有直径由小到大套装的由塑料制成的导流筒(2)、分流筒(3)、絮凝桶(4)以及推流筒(5);其中,分流筒(3)和导流筒(2)均设置在絮凝桶(4)的内部;絮凝桶(4)的下部由弧形底部(41)封闭,上部的圆形侧壁上均匀环绕开设有联通推流筒(5)的窗口(42);导流筒(2)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叶片(22),其通过外侧壁上的多块第一连接板(20)固定在絮凝桶(4)的内侧壁上;分流筒(3)以其重力抵靠安放在导流筒(2)和絮凝桶(4)之间的第一连接板(20)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推流筒(5)和澄清桶(1)之间设置有环形的蜂窝斜管(7)和环形水槽(8),蜂窝斜管(7)和环形水槽(8)支撑在澄清桶(1)的内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推流筒(5)通过内侧壁上的多块第二连接板(30)固定在絮凝桶(4)的外侧壁上,絮凝桶(4)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顶部支撑框架(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分流筒(3)是上下敞开的筒形结构,其下部边沿将导流筒(2)的外部循环流动的水隔开成两部分,一部分沿着分流筒(3)的外侧壁向上通过窗口(42)溢流出去,一部分被导流筒(2)的内侧壁挡住,使其强制返回导流筒(2)中继续循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絮凝桶(4)的下方设置了一个锥台筒(43),絮凝桶(4)通过外侧壁上的凸缘环(431)贴合在锥台筒(43)的上部开口上,将锥台筒(43)的上部开口封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絮凝筒(43)的底部设置了至少三个支撑腿(46),用以通过支撑腿(46)将絮凝筒(43)支撑在澄清桶(1)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澄清桶(1)的内侧壁和锥台筒(43)的外侧壁之间,通过多个三角形隔板(432)形成了多个锥形泥斗(44),所述多个锥形泥斗(44)呈环形等间隔布置在锥台筒(43)的澄清桶(1)的内侧壁和锥台筒(43)的外侧壁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锥台筒(43)的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集泥斗(12),每个所述锥形泥斗(44)均通过抽泥管道(441)与所述集泥斗(12)联通。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顶部支撑框架(13)的下方设置有多组突出杆(132),不同直径的分流筒(3)可以卡设在不同组别的突出杆(132)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絮凝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检修支架(100),该检修支架(100)具有用于支撑澄清桶(1)的底板(101),底板(101)上安装有竖直支撑架(102),竖直支撑架(102)的顶部安装有水平支撑架(103),澄清桶(1)安装设置在由底板(101)、竖直支撑架(102)以及水平支撑架(103)围绕的空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温华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78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瑶山野草热敷疗法
- 下一篇:一种可转换姿态的航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