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式捏合破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6958.8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唐焕岚;黄文景;侯建强;钟永刚;林超尘;宿新亮;胡亨景;魏鸿斌;武翔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08 | 分类号: | B02C18/08;B02C18/14;B02C18/18;B02C18/22;B02C2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凡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7 | 代理人: | 倪丽军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捏合 破碎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连续式捏合破碎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处于输送机构上方的捏合破碎机构;所述捏合破碎机构包括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所述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交错排列。在实际实施过程,输送机构将泥饼、改良材、以及水分调整材相混合的混合物料输送至捏合破碎机构内,通过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使混合物料进行捏合破碎,将较大的泥饼块进行破碎,使得泥饼、改良材、以及水分调整材在充分混合后形成大小均匀的小团粒;从而实现泥土均匀给料和计量;其中,改良材可有效的降低泥饼的黏性,水分调整材可调整泥饼的含水量,从而改变泥饼的特性,进而避免泥饼粘黏设备,使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捏合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建设工程挖掘施工中会产生的泥状物和泥水等,湿法制砂、洗砂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污泥,污泥乱排放,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建筑工程产生的污泥经脱水后的泥饼处理一直都是工程领域一大难题。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泥饼成团成块,大小不一,难以实现泥土均匀给料和计量。
二、泥饼粘性大到处粘黏,导致设备抱轴、粘料,影响设备运行。
三、现有泥处理设备,采用间歇式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处理量小,难以实现较大的处理量。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式捏合破碎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式捏合破碎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处于输送机构上方的捏合破碎机构;所述捏合破碎机构包括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所述第一破碎辊与第二破碎辊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交错排列。
所述第一破碎辊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一转轴和多个沿第一转轴的轴向排列设置的旋转飞刀;两相邻所述旋转飞刀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旋转飞刀与第一转轴可拆装连接在一起。
两相邻所述第一破碎辊的旋转飞刀与间隙相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转轴具有处于第一转轴圆周面上的最低点;所述最低点的行进方向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反。
所述旋转飞刀具有朝旋转方向凸出的弧形凸部。
所述第二破碎辊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二转轴和连接于第二转轴下端的破碎刀头;所述破碎刀头包括多个沿第二转轴径向延伸的破碎刀片。
所述破碎刀片包括与第二转轴相连接的根部、与根部相连接的端部、以及设置于端部的重块。
所述破碎刀片还包括连接于根部和端部之间的弧形连接部;所述弧形连接部朝旋转方向凸出。
所述捏合破碎装置还包括罩设于捏合破碎机构外的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包括供输送机构输入的第一进料口、供输送机构输出的第一出料口、以及设置于第一罩体内壁上的防粘层。
所述第一罩体由低摩擦系数的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捏合破碎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罩体上的间歇性击打机构。
所述捏合破碎装置还包括处于捏合破碎机构上游的物料混合机构;所述物料混合机构处于输送机构的上方的混合区域、处于混合区域内的喷粉装置、以及罩设于混合区域外的第二罩体。
所述第二罩体包括供输送机构输入的第二进料口、供输送机构输出的第二出料口、以及处于第二罩体上端的第三进料口。
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均与输送机构密封连接。
所述捏合破碎装置还包括处于捏合破碎机构与物料混合机构之间的分隔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6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