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倍频组的数字脉冲灰度显示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5516.1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2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范刚;陈鸣;李应启;陈春根;刘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嘉善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浦江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倪静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倍频 数字 脉冲 灰度 显示 方法 装置 介质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基于倍频组的数字脉冲灰度显示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包括:设定倍频数;对设定数量的倍频进行分组,并将实现相同灰度的若干相邻倍频划分至同一倍频组,以降低与倍频组数呈反向变化的倍频组间电源负载变化频率和幅度。本发明通过对倍频进行分组来增加每组倍频组数,进而降低与之呈反向变化的倍频组间电源负载变化频率,从而降低了贴片电容振动频率,故降低了显示屏噪声;另外,还通过将同一倍频组内相邻行上同列的点视作一个点,来有效提高低位灰度/中位灰度的视觉刷新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LED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倍频组的数字脉冲灰度显示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数字脉冲灰度实现方式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通过控制每次点亮发光二极管的时间长短和一帧时间内的点亮次数来实现灰度变化。以13位宽的灰度值为例,d13代表该灰度值的最高位,即第13位的值,d12代表该灰度值的第12位,以此类推,d1代表该灰度值的最低位,即第1位的值。
以采用30扫的动态扫描方式,且刷新率为1920Hz,由此来实现灰度位数13bits的显示屏进行举例说明如下,现有的技术方案是一帧显示时间(1/60秒)分成32份(称为32倍频,倍频数=32),每一份时间内分时点亮相邻的30行发光二极管,这份时间内实现两种灰度,30行实现的灰度相同。一帧显示时间一共显示了13位灰度数据,如图1所列表格所示,每一次倍频实现两次灰度。
当D13=1时,点亮一帧内发光二极管的总时长(71.424us)=单次点亮发光二极管的时间长短(4.464us)*一帧时间内的点亮次数(16次=表一中灰度值13个数的总和);
当D12=1时,点亮一帧内发光二极管的总时长(35.712us)=单次点亮发光二极管的时间长短(4.464us)*一帧时间内的点亮次数(8次=表一中灰度值12个数的总和);
……
当D1=1时,点亮一帧内发光二极管的总时长(16ns)=单次点亮发光二极管的时间长短(16ns)*一帧时间内的点亮次数(1次=表一中灰度值1个数的总和)。
现有的灰度实现方案可以看出每一倍频内实现的灰度位相同,这意味着点亮发光二极管的时间长短固定,电源的负载不变。但是,在倍频与倍频之间点亮发光二极管的时间长短不同,电源负载变化很大,而电源负载变化又会引起贴片电容振动,进而发出噪声。因此,在实践中,可以很明显地听到LED显示屏上有贴片电容的电路板会发出声音。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倍频组的数字脉冲灰度显示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负载变化频率高导致显示屏噪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倍频组的数字脉冲灰度显示方法,包括:设定倍频数;对设定数量的倍频进行分组,并将实现相同灰度的若干相邻倍频划分至同一倍频组,以降低与倍频组数呈反向变化的倍频组间电源负载变化频率。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刷新率和一帧时间来计算该帧时间所需划分的子帧数量;所述子帧数量为倍频数。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分组后,每个倍频组包含若干个倍频;所述倍频组间电源负载变化频率相应降为若干分之一。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刷新率、扫数和倍频数来计算倍频组内电源负载变化频率;其中,所述倍频组内电源负载变化频率与刷新率和扫数呈正向变化,并与倍频数呈反向变化。
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同一倍频组内相邻行上同列的点视作一个点,使低位灰度和/或中位灰度在一帧内的不同时间点经历倍频组内的多个倍频,以提高低位灰度和/或中位灰度的刷新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嘉善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浦江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嘉善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浦江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55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