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电解铝废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5429.6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8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岩东;李建军;柴永辉;金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黄河鑫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6/02;B01D46/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政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9 | 代理人: | 辇甲武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曲***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电解铝 废气 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电解铝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电解铝废气净化装置,包括防护外壳、除尘腔体和脱硫腔体;所述防护外壳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除尘腔体和脱硫腔体,所述除尘腔体和脱硫腔体之间通过隔板相互分隔,所述除尘腔体一侧顶端连通有废气管道,除尘腔体内壁中段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两第一固定块相对一侧开设有槽口,两第一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布袋;本发明通过防护外壳内部设置的除尘腔体和脱硫腔体的配合,能够实现对电解铝废气的除尘脱硫过程,从而使电解铝废气达到排放标准,并且通过将除尘腔体和脱硫腔体都设于防护外壳内部,极大地减小了现有的净化装置的体积以及占地面积,从而节约企业成本和空间,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化电解铝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解铝行业,铝电解过程是以氧化铝熔体为电解质,以碳素材料为电极进行电解,在阴极上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在阳极上产生以CO2为主的阳极气体。同时由于阳极炭块中含有S元素,因此在电解铝烟气中除含有以氟化氢、氟化物、粉尘外,还含有SO2。原电解铝工艺所使用阳极炭块S元素含量低,电解铝烟气中SO2的浓度也较低,所以之前已建立的电解铝烟气净化系统均无脱硫装备。但目前由于电解铝所使用的阳极炭块中硫含量越来越高,导致电解铝烟气中SO2的浓度也随之升高。根据计算目前电解铝烟气中SO2的浓度一般为200-300mg/Nm3。
按照《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及2014年颁布的《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要求在重点区域将SO2的浓度控制在100mg/Nm3以下,因此需要对电解铝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电解铝烟气具有烟气量大、含硫浓度相对较低的特点,因此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时脱硫系统占地面积大、系统运行整体效率较低、运行费用高。国外电解铝厂一般建设在海边,因此普遍采用海水脱硫的工艺。但是国内电解铝厂由于电价因素,一般将电解铝厂建设在电费成本较低的内陆,不具备海水脱硫的条件。因此需要针对我国电解铝行业的实际情况,开发新型的电解铝烟气脱硫方法和装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电解铝废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电解铝废气净化装置,包括防护外壳、除尘腔体和脱硫腔体;所述防护外壳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除尘腔体和脱硫腔体,所述除尘腔体和脱硫腔体之间通过隔板相互分隔,所述除尘腔体一侧顶端连通有废气管道,除尘腔体内壁中段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两第一固定块相对一侧开设有槽口,两第一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布袋,所述布袋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两端位于槽口内,所述除尘腔体内壁位于第一固定块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下方对应槽口位置处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通过挤压弹簧相互连接,所述除尘腔体位于布袋下方安装固定有除尘风机,所述除尘风机进风口端与进风管道连通,所述进风管道顶端与布袋顶面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除尘风机出风口端连通有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另一端与脱硫腔体内部连通,所述除尘风机的叶轮表面涂覆有防腐涂料。
优选的,所述脱硫腔体侧面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内部储存有脱硫剂,所述脱硫腔体内壁顶端等间距安装固定有若干喷头,所述喷头顶端连通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顶端与罐体内部连通,所述进液管道内部设置有进液压力阀。
优选的,所述脱硫腔体另一侧连通有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另一端与三通阀连通,所述三通阀一端口与回流管道连通,三通阀另一端口与排气管道连通,所述三通阀内部设置有检测头。
优选的,所述回流管道另一端与废气管道内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黄河鑫业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黄河鑫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5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