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注浆材料抗水分散性能的抗水冲蚀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4498.5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熙;任梦博;孙苗苗;丁玉琴;蒋吉清;廖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应孔月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材料 水分 性能 冲蚀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注浆材料抗水分散性能的抗水冲蚀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冲蚀水槽,所述冲蚀水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冲蚀水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浆液并对浆液进行称重的称重台;及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包括第二出水口和用于连接水源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通。该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试验过程中称量不能动态观察浆液残存质量的技术问题,避免了取出残留浆液再称重的方式,以使得称重数据准确,减小了试验误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浆材料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注浆材料抗水分散性能的抗水冲蚀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地下轨道交通和高层建筑修建现已经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以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首选方法,煤矿采空区和岩溶区域施工也是现在工程施工的技术重要关注领域,这些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区域有着共同的特点,这些大多存在于地下,开挖土层较深,施工区域大多在软土、含动水地层,由于施工方法的原因或者施工区域原地质条件不足以满足现有工程承重等需要,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大规模的土体移动,一旦发生工程问题,将对工程安全和工程进度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故此种工程施工的难度较大,问题隐蔽性高。为了解决这种工程难题,目前实际工程大多采用注浆的方式,对原始地质环境进行注浆来进行改善,利用注入注浆材料的方法来增强注浆区域地层的强度、减小土体的凝聚力,填充土体间隙,降低发生大规模土体移动的可能性。但注浆在实际施工时,不同地层注浆对浆液的要求不同,需要相应优化浆液配合比,改变浆液性能,尤其是施工难度大的地层,如煤矿采空区、岩溶地层、富水区域等,这些条件需要良好的抗水分散性的材料来加固地层。
为了确保工程注浆的效果,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浆液优化展开了大量的相关试验研究。现有注浆浆液优化试验更多采用的浆液性能(流动度、稠度、黏度、强度、水陆强度比等),它们的适配性关注点是浆液的可泵性,泵入后的硬化强度,并没过多关注浆液下地下动水条件下的抗水冲刷性能,测量浆液抗水冲蚀的试验装置不明确,设计适用性不强,易造成试验数据的较大波动,严重影响注浆材料优化结果。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浆液抗水冲蚀试验装置靠人工来控制水源供给,水流不稳定,设计不能满足实验要求,不能为浆液性能优化试验提供准确的参数,从而会影响注浆优化效果,进而影响注浆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注浆材料抗水分散性能的抗水冲蚀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动水流速不稳定、调节水流不及时,不能较好地控制水流速度及稳定水流速度,试验过程中称量不能动态观察浆液残存质量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测量注浆材料抗水分散性能的抗水冲蚀装置,包括:
冲蚀水槽,所述冲蚀水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冲蚀水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浆液并对浆液进行称重的称重台;及
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包括第二出水口和用于连接水源的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冲蚀水槽的侧壁上部设置有一用于测量所述冲蚀水槽中水流速的水流测速计。
进一步地,所述水流测速计设置在所述称重台靠近所述微型水泵一侧的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调控器,所述智能调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型水泵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智能调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水流测速计的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微型水泵停止工作的计时控制器,所述计时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型水泵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冲蚀水槽的长度大于宽度的1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城市学院,未经浙大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4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