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率跨越松放线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13367.5 | 申请日: | 2021-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8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发延;陈启春;廖光亮;彭伟新;龙权;刘登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注鱼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56 | 代理人: | 杨瑾 |
| 地址: | 5428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率 跨越 放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高效率跨越松放线装置,属于配电线路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侧设有防偏移机构,支撑架一侧设有零件安装主体,零件安装主体远端设有闭锁机构,零件安装主体和支撑架之间设有两个导线行走滑轮,支撑架外侧设有移动机构,导线行走滑轮为凹形结构,在使用时只需操作人员攀爬至所需位置将导线行走滑轮放置于导线上侧,闭合闭锁机构,并且将新线路导线放置于防偏移机构上侧,通过地面操作人员拉动地面牵引绳的同时使用控制遥控器对导线行走滑轮进行转动控制,即可平稳的将新线路导线移动并且限位于所需位置,不需要大量工具,降低操作难度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且机动灵活,减短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线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效率跨越松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配电线路大修技改、新建线路时,松、放线施工是最频繁的作业,特别是在遇到交叉跨越线路的情况,传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把跨越线路装上塑胶套,如果被交叉跨越点在档距中间,用塑胶套的方法就很难把胶套拉到跨越点;二是把被跨越线路导线放至地面,此方法工作量大,需松、紧线和从新安装;三是利用吊车放线,需考虑场地局限性,吊车到位;四是搭设跨越架,需准备搭架材料、工具多,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上述四种方法都存在不同的劣势、效率低。
针对于上述现有方法存在的不同问题,需要研制一种机动灵活、移动方便、可根据现场实际调整的高效率跨越松、放线装置的研究,精准掌控导线展放进度,克服传统方法的弊端,方便快捷,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繁多,费时费力的同时劳动强度大,致使效率低下延长施工时间,增加施工成本等弊端而提出的高效率跨越松放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高效率跨越松放线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侧设有防偏移机构,所述支撑架一侧设有零件安装主体,所述零件安装主体远端设有闭锁机构;
所述零件安装主体和支撑架之间设有两个导线行走滑轮,两个所述导线行走滑轮两端分别与支撑架内侧和零件安装主体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外侧设有移动机构,所述导线行走滑轮为凹形结构,所述导线行走滑轮外表面为磨砂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攀爬至所需位置,打开闭锁机构将两个导线行走滑轮放置于现有的导线上侧,关闭闭锁机构并且将新线路导线放置在防偏移机构上侧,控制移动机构将整体装置移动至所需位置并且进行固定,即可进行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防偏移机构包括防线滚轮和固定座,所述防线滚轮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两端,所述固定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固定于支撑架两端,所述固定座上侧固定有防偏移滚轮,所述防线滚轮为绝缘轻质塑料材质,外表面为光滑面,所述防线滚轮两端设有防线挡板,所述防线挡板与防线滚轮安装位置为圆弧形表面,所述固定座安装防偏移滚轮表面为倾斜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在放置新线路导线过程中,将导线放置在防线滚轮上侧,在整体进行移动过程中利用防偏移滚轮和两端的防线挡板对新线路导线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闭锁机构包括主动块和被动块,所述主动块固定于零件安装主体下端,所述主动块外侧转动连接有闭锁曲杆,所述被动块固定于支撑架外侧,所述被动块外侧设有连接组件,所述主动块下端设有地面牵引绳,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于被动块两端,所述连接块开有主动口,所述闭锁曲杆远端开有与主动口尺寸相同的被动口,所述主动口内滑动连接有可拆卸的插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正常情况下闭锁曲杆处于打开状态,将导线行走滑轮放置于现有导线上侧后,转动闭锁曲杆使得闭锁曲杆远端进入两个连接块之间,之后将插销插入连接块和闭锁曲杆远端内部,即可完成闭锁机构的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3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