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对象信息的MIS自适应生成器以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12001.6 | 申请日: | 2021-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5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F8/33 | 分类号: | G06F8/33;G06F8/71;G06F16/21 |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张红哲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对象 信息 mis 自适应 生成器 以及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象信息的MIS自适应生成器及使用方法,其能够将MIS中各基础模块以对象形式信息化管理,并结合通用碎片化的交互界面、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模板自适应动态构建软件基础模块的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和数据库,从而达到通过可视化管理对象、界面、业务逻辑、数据访问、MIS内部结构等信息并动态生成或重构MIS基础模块、数据库、内部结构的目的,实现MIS的快捷构建与变更。有效降低了MIS软件技术实现与维护环节的工作量,缩短开发与维护的周期,从而能够降低MIS软件的运行成本,适于应用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对象信息的MIS自适应生成器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在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应用,各行各业越来越依赖于MIS软件来实现高效信息化管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企业的需求变更速度也随之加快,相应的MIS软件变更、升级和换代时间间隔在逐渐缩短,导致在单位时间内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作量上升,从而提高了MIS软件的使用成本,限制了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发展。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需使MIS软件具备快速重构的能力,包括基础功能模块和软件组织结构的重构。为此越来越多的解决方案被提出,如通过将软件进行分层开发与维护、运用各种框架简化软件的编码环节等来降低软件编码的工作量,或通过代码生成器来生成软件代码等。但其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通过使用框架技术虽能够简化软件的编码环节,但遇到对象变更时依然需要修改程序,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通过人工编码的方式,当变更频繁时仍然会带来较大的编码工作量;
第二,通过代码生成器来生成软件代码虽然无需人工编码,但软件中各逻辑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通常未实现代码复用,容易造成代码冗余。
那么如何将这些基础信息模块自身作为对象并将其信息化管理,通过一种通用的界面、业务逻辑、数据访问模式和相应的生成方法,利用简便的可视化操作自动基于对象信息生成或重构这些模块功能和相应的数据库结构,并通过信息化管理MIS各模块间的组织关系实现动态生成或更新MIS的结构,则可大幅提高MIS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效率,缩短开发时间并降低开发工作量,从而较好地应对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对象信息的MIS自适应生成器以及使用方法,通过将MIS的基础信息模块以对象形式信息化管理并生成对应的数据库,同时碎片化管理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的基础要素并以此建立各层通用模板,进而结合对象信息生成相应的软件交互界面、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部分。在此基础上将自适应生成的基础信息模块和自定义模块通过信息化的组织管理,动态形成MIS的内部结构并为用户权限、动态菜单、版本管理提供支撑。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对象信息的MIS自适应生成器,其特征在于,该生成器包括:
MIS基础功能生成模块与对应数据库生成模块和MIS结构管理部分,所述MIS基础功能生成模块与对应数据库生成模块由对象信息管理、通用视图管理、通用业务逻辑管理、通用数据访问管理四个基础模块组成,并且基于对象信息构建MIS数据库基础结构,并且分别基于对象和通用视图基础元素、通用业务逻辑基础元素、通用数据访问基础元素分别生成对应的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MIS结构管理模块由版本管理、用户和权限管理、系统结构管理、系统模块管理组成,其中版本管理用于管控MIS版本,系统结构管理用于系统模块的组织管理,用户和权限管理用于管控特定版本的MIS中用户和对应权限,用户和权限管理与系统模块管理信息相关联;系统模块管理用于管理MIS中的由对象信息和通用模板生成的各基础信息模块,以及自定义的MIS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构建MIS数据库基础结构的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2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