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鳞鲃集约化循环水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0957.2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6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辉;高浩渊;任鹏;郭正龙;秦巍仑;杨岚兰;吴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龙洋水产有限公司;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鳞鲃 集约化 循环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鳞鲃集约化循环水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大鳞鲃集约化循环水养殖方法如下:养殖设施、养殖、收获成鱼;本发明采用集约化循环水对大鳞鲃进行养殖,人工控制大鳞鲃养殖中的各项指标,人为控制养殖水环境,利用生态平衡规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原理,减小环境对养殖过程的影响。创造一个动态的大鳞鲃养殖环境。大鳞鲃集约化养殖避免了对于池塘损坏,养殖出的大鳞鲃皮毛好,耐运输。养殖大鳞鲃的寄生虫发生概率极大降低,养殖成活率高;集约化养殖大鳞鲃养殖密度可以达到100‑150kg/m³水体,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鳞鲃大鳞鲃集约化循环水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鳕鱼学名大鳞鲃(
目前很多是室外土池养殖,养殖密度不高,产量极低,风险加大,且对环境的依赖性过大,大鳞鲃有集群摄食习性,导致养殖池塘四周容易塌方,维修成本高,从而制约着大鳞鲃的规模化生产,需要提供一种大鳞鲃集约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以提高大鳞鲃可控的规模化养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鳞鲃集约化循环水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大鳞鲃集约化循环水养殖方法如下:
1)养殖设施
养殖设施建在周边无污染,供电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的地方。取水水源和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
养殖设施包含纯氧供给系统、养殖池塘、过滤系统、沉淀池、微生物处理系统、紫外消毒系统。
养殖池每个长8m、宽8m、池深1.5m的水泥池,每池中间配备两个35cm*5cm纳米曝气板。
2)养殖
将养殖池的水保持在以下条件:水温≥20℃,溶氧>7mg/L,氨氮浓度≤0.3mg/L,亚硝酸盐浓度≤0.1mg/L,pH 7.8~8.4。
鱼苗下池前15天,含有效氯27%~30%的浓度为40g/m2~50g/m2的漂白粉对于养殖池、沉淀池、微生物处理系统泼洒消毒,浸泡三天,排干池塘水后再加注新水,进行系统运转,
挑选规格为5cm~10cm长的健康鱼苗,用5‰盐水浸泡消毒1h,按300尾/m2~350尾/m2的密度放入培育池;
在饲养过程中,每天检测生态养殖池中溶氧、水温、氨氮浓度、亚硝酸盐浓度、pH,使之满足上述的条件。
在此养殖期间,投喂0.5-5mm颗粒饲料,投饵系数2-5%,每天6:00、10:00、16:00各投喂一次。
3)收获成鱼
经过15个月养殖,规格到750-1000g/p。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采用集约化循环水对大鳞鲃进行养殖,人工控制大鳞鲃养殖中的各项指标,人为控制养殖水环境,利用生态平衡规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原理,减小环境对养殖过程的影响。创造一个动态的大鳞鲃养殖环境。
2)大鳞鲃集约化养殖避免了对于池塘损坏,养殖出的大鳞鲃皮毛好,耐运输。
3)养殖大鳞鲃的寄生虫发生概率极大降低,养殖成活率高。
4)集约化养殖大鳞鲃养殖密度可以达到100-150kg/m³水体,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龙洋水产有限公司;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未经南通龙洋水产有限公司;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0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