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致密油页岩油开采钻井用减阻降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0911.0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田逢军;陈琪;张明;陶海君;王运功;刘李宏;王忠斌;杨光;王万庆;杨大千;贾武升;袁君;杨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17/10;E21B7/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薛妍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密 油页岩 开采 钻井 用减阻降摩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密油页岩油开采钻井用减阻降摩装置,包括整平降摩组件和振荡降摩组件,所述的整平降摩组件设在所述的振荡降摩组件的上方;所述的整平降摩组件至少包括能够作用于钻孔内壁上的整平组件,用于对钻孔内壁进行破碎和整平处理;所述的振荡降摩组件能够带动自身进行轴向振荡。本发明整平短节本体自身的轴向移动,能够带动整平辊或整平齿进行整平动作,且工作时,整平振荡器的输出端先与整平座二相接触,后与整平座一相接触,从而提高了整平组件的整平效率,减少了弯折处对于钻杆整体的影响,提高了减阻降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阻降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致密油页岩油开采钻井用减阻降摩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致密油页岩油开采钻进过程中,钻柱与井壁之间会产生摩阻,从而影响着钻进速度,该摩阻会产生额外扭矩,从而导致机械转速低甚至出现托压现象,严重影响钻进速度。
现有的减阻降摩装置较多采用水力振荡来实现降摩,简单来说,其利用水力驱动转阀转动,实现转阀的周期性开关,从而产生脉冲,从而依靠水力提供的轴向脉冲将钻具与井壁之间的静摩擦转变为动摩擦,但是其作用力单一,且效果一般,另外在钻柱需要偏转时,井壁弯折处会严重影响着钻进的进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致密油页岩油开采钻井用减阻降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减阻降摩装置作用力单一且效果差,在钻柱需要偏转时,井壁弯折处会严重影响着钻进的进行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密油页岩油开采钻井用减阻降摩装置,本发明可实现钻进过程中的偏转,整平振荡器的输出端先与整平座二相接触,后与整平座一相接触,从而提高了整平组件的整平效率,减少了弯折处对于钻杆整体的影响,提高了减阻降摩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致密油页岩油开采钻井用减阻降摩装置,包括整平降摩组件和振荡降摩组件,所述的整平降摩组件设在所述的振荡降摩组件的上方;所述的整平降摩组件至少包括能够作用于钻孔内壁上的整平组件,用于对钻孔内壁进行破碎和整平处理;所述的振荡降摩组件能够带动自身进行轴向振荡。
所述的整平组件包括整平座一、整平辊、整平座二、整平齿和伸缩器,所述的整平座一和整平座二设在整平短节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的整平座一和整平座二均沿整平短节本体的径向密封滑动;
所述的整平座一中设有整平辊,所述的整平座二中固定设有整平齿;
所述的整平座一与整平座二靠近整平短节本体中心的一侧均设置有分离式控制板,所述的控制板能够沿整平短节本体的径向进行滑动;所述的整平座一与整平座二上均设置有复位弹簧一,每个所述的复位弹簧一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整平短节本体上。
所述的整平座一位于整平座二的上方。
还包括整平增强组件,所述的整平增强组件包括轴承座、限位杆、电机一和整平振荡器,所述的轴承座为两个,轴向对称固定在整平短节本体内的上部,轴承座上开设有流孔;所述的电机一设在整平短节本体上端内,所述的电机一下端连接有丝杠,所述的丝杠下端连接有丝母座,所述的丝母座通过杆体与滑套连接,所述的滑套滑动套设在限位杆上,所述的限位杆与丝杠平行设置,且上端与轴承座连接;
所述的整平振荡器固定在丝母座上,所述整平振荡器的输出端穿过控制板上的孔体与整平座一或整平座二相接触。
所述的整平短节本体的一端形成铰接内筒,相铰接有柔性连接节,其另一端形成铰接外筒,用于与振荡降摩组件相铰接,且所述的整平短节本体形成铰接内筒的一端设置有总阀。
所述振荡降摩组件包括振荡短节本体、滑槽、推板和水力驱动组件,所述的振荡短节本体的圆周上开设有多个沿振荡短节本体径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的滑槽中滑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径向滑动通过水力驱动组件驱动。
所述水力驱动组件包括转阀、转接杆、连杆、转子和定子,所述的转阀设在振荡短节本体的内部,所述转阀上贯穿开设有连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0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