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充电微型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及负压引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09821.X | 申请日: | 2021-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5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瑾;李毅;梅士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瑾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原明月 |
| 地址: | 810001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微型 医用 引流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可充电微型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其包括活塞筒组件(2)以及位于所述活塞筒组件(2)内的活塞杆组件(3),其中:
所述活塞筒组件(2)包括活塞缸(21)以及引导部(22),所述活塞缸(21)包括相连的连接筒(211)以及锥台筒,所述锥台筒上包括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弹性件(212),所述引导部(22)受驱沿所述活塞缸(21)轴向移动,以使所述锥台筒的径向尺寸能够发生变化;
负压瓶(4),其输出端与所述活塞筒组件(2)相连通,并受活塞运动使内部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微型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弹性件(212)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部(213),所述锥台筒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封盖(214);
还包括壳体(5),所述壳体(5)内设置有云台(51),所述云台(51)上固定安装有端部固定于弹性封盖(214)上的气口连接端(52),其用于使所述锥台筒与所述负压瓶(4)相连通;
所述弹性封盖(214)抵接于所述云台(5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微型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12)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部(22)具体为筒体结构,且其内壁为圆锥型结构,所述圆锥型结构分为上底和下底,其下底的内壁设置有导轨(221),所述导轨(221)与所述引导槽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微型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6),其包括:
第一传动组件(61),其用于驱使所述活塞杆组件(3)由所述连接筒(211)向所述锥台筒保持往复运动;
第二传动组件(62),其用于驱使所述引导部(22)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电微型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还包括第三传动组件(63),所述第三传动组件(63)由多个齿轮组合构成;
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包括马达(611),所述第三传动组件(63)用于使第一传动组件(61)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耦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电微型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包括杠杆,所述杠杆根据结构划分为转动部(612)及相对设置于所述转动部侧壁的延伸部(613),所述杠杆受所述马达(611)驱使以转动所述转动部(612)以轴心摆动,以驱动活塞杆组件(3)保持往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电微型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分为螺旋杆(621)及设置螺旋杆(621)端部的圆杆(622),所述引导部(22)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222),其上设置有棘轮组(7),所述传动杆受驱转动以使驱使所述棘轮组(7)受驱由螺旋杆(621)向所述圆杆(622)移动,并最终使所述第一凸起部(222)滞留于所述圆杆(622)上,以使锥台筒的径向尺寸最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充电微型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还包括复位弹性件(623),其用于所述传动杆停止转动,抵推以使所述引导部(22)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微型医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组件(3)包括活塞块,所述活塞块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弹性橡胶块(31),所述弹性橡胶块(31)的圆周半径由所述锥台筒向所述连接筒(211)方向逐个递减。
10.一种负压引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1-9任一项所述的可充电微型医用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6),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61)、第二传动组件(62)以及第三传动组件(63),所述第三传动组件(63)用于使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和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耦合传动;
第一传动组件(61)包括马达(611)及杠杆,所述杠杆根据结构划分为转动部(612)及相对设置于所述转动部(612)侧壁的延伸部(613),所述杠杆受所述马达(611)驱使以转动所述转动部(612)以轴心摆动,以驱动活塞杆组件(3)保持往复运动;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分为螺旋杆(621)及设置螺旋杆(621)端部的圆杆(622),所述引导部(22)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222),其上设置有棘轮组(7),所述传动杆受驱转动以使驱使所述棘轮组(7)受驱由螺旋杆(621)向所述圆杆(622)移动,并最终使所述第一凸起部(222)滞留于所述圆杆(622)上,以使锥台筒的径向尺寸最大;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还包括复位弹性件(623),其用于所述传动杆停止转动,抵推以使所述引导部(22)复位;
所述引流操作流程如下:
S1、将引流袋放置于负压瓶(4)内部,然后将负压瓶(4)的输出端与气口连接端(52)通过软管进行连接,最后将植入人体内的吸引管连通于负压瓶(4)的输入端,使得吸引管与引流袋连通;
S2、启动设备,马达(611)均速转动,并驱动带动杠杆往复摆动,从而驱使活塞杆组件(3)的活塞块由连接筒(211)向锥台筒推进、返回,从而抽排负压瓶(4)内部内的空气;
S3、步骤2进行的同时,第三传动组件(63)将马达(611)输出的扭矩力传递至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内,从而驱使传动杆保持旋转,随着传动杆的旋转,引导部(22)上的第一凸起部(222)通过螺旋杆(621)驱动向上缓慢均速移动,并最终到达圆杆(622)上,棘轮组(7)失去螺旋杆(621)的传动停止上升,并受持续旋转的螺旋杆(621)阻隔停滞在圆杆(622)上。
S4、步骤3执行的同时,引导部(22)受螺旋杆(621)传动而向上移动的时候,并最终到达圆杆(622)保持在该高度的时候,多个弹性件(212)受引导部(22)导向,使得锥台筒的径向尺寸由最小延伸至最大,从而驱使抽吸的空间增大,从而实现控制负压强度递增的目的。
S5、完成负压抽吸之后,停止设备,复位弹性件(623)抵推使得引导部(22)由高位返回至初始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受棘轮组(7)齿轮性质特点,与第一凸起部(222)发生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瑾,未经王洪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98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氯-6氟苯甲醛蒸馏残渣的处置方法
- 下一篇:电脉冲辅助催化制氢方法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