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扶壁墙风电塔筒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8600.0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1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吴香国;申超;欧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风领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孙诗惠 |
地址: | 200023 上海市黄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壁墙风电塔筒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扶壁墙风电塔筒,包括:塔筒本体(10)和多个扶壁墙(20),所述塔筒本体(10)具有预定高度;多个所述扶壁墙(20)围绕在所述塔筒本体(10)的外周,并均与所述塔筒本体(10)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扶壁墙风电塔筒通过设置扶壁墙提高了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促进较高的风电混合塔筒的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塔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扶壁墙风电塔筒。
背景技术
塔筒可用于风力发电,随着塔筒的高度不断升高,对塔筒的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相关技术中的塔筒结构已经逐渐难以满足较高塔筒的施工要求。
例如,塔筒高度增加后,塔筒在结构频率、承载力、变形等关键指标无法满足主机运行荷载工况依据现行相关规范和技术认证的需要。
相关技术中,通过改变塔筒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但通常需要对原有的塔筒模具重新改造,或者制造新的模具。导致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塔筒在结构频率、承载力、变形等关键指标的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于塔筒截面尺寸和截面刚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不足造成的。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扶壁墙风电塔筒,包括:
塔筒本体,所述塔筒本体具有预定高度;和
多个扶壁墙,多个所述扶壁墙围绕在所述塔筒本体的外周,并均与所述塔筒本体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扶壁墙风电塔筒由塔筒本体和多个扶壁墙装配而成,通过设置扶壁墙提高了风电混合塔筒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促进较高的风电混合塔筒的实施。
可选地,所述塔筒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洞口;所述洞口的中点和所述塔筒本体中心的连线为洞口轴线,多个所述扶壁墙关于所述洞口轴线对称分布。
可选地,多个所述扶壁墙包括2片第一扶壁墙、2片第二扶壁墙以及6片第三扶壁墙;
2片所述第一扶壁墙位于所述洞口底部的背立面,并关于所述洞口轴线对称分布;
2片所述第二扶壁墙位于所述洞口的两侧,并关于所述洞口轴线对称分布;
6片所述第三扶壁墙位于所述第一扶壁墙和所述第二扶壁墙之间,并关于所述洞口轴线对称分布。
可选地,两片所述第一扶壁墙的夹角范围为15°-25°,两片所述第二扶壁墙的夹角范围为50°-60°,相邻的两片所述第三扶壁墙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2°-40°。
可选地,多个所述扶壁墙包括1片第四扶壁墙、2片第五扶壁墙以及6片第六扶壁墙;
所述第四扶壁墙与所述洞口轴线重合;
2片所述第五扶壁墙位于所述洞口的两侧,并关于所述洞口轴线对称分布;
6片所述第六扶壁墙位于所述第四扶壁墙和所述第五扶壁墙之间,并关于所述洞口轴线对称分布。
可选地,2片所述第五扶壁墙的夹角范围为50°-60°;相邻的所述第六扶壁墙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40°,所述第四扶壁墙和相邻的所述第六扶壁墙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0°-50°。
可选地,所述扶壁墙具有竖向拼接面,所述竖向拼接面的两侧均具有翼缘,两个所述翼缘与所述塔筒本体直接接触,并使所述竖向拼接面与所述塔筒本体之间形成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内浇筑灌浆液以连接所述扶壁墙和所述塔筒本体。
可选地,所述竖向拼接面上具有多个剪力键,至少部分所述剪力键沿所述竖向拼接面的竖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扶壁墙内预埋有多个连接构件,多个所述连接构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风领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风领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8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