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半干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07897.9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2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清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2;C02F11/04;C02F11/121;C02F11/125;C02F11/127;C02F11/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牟炳彦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半干化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污泥半干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仅采用污泥浓缩和污泥脱水两道处理工序对污泥进行半干化处理,将污泥含水率从99.0%~99.7%降至35%以下。解决现有污泥处理系统缺乏智能化、操作精确度较差、污泥处理效果较差以及能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实现了完善且智能化的污泥半干化处理系统,以保障污泥半干化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泥含水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干化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半干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污泥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易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环境压力及经济负担。污泥半干化是将含水率大约80%的脱水污泥干燥到含水率30%左右,在各种焚烧技术中,半干化焚烧在经济性方面相较而言更具优势。
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0675958.X;公开日:2017.01.04,公开了一种污泥半干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a经污泥浓缩处理后,得到含水率96%~98%的污泥;b污泥压滤脱水:在螺杆泵的进泥压力下进行压滤脱水,待进泥压力达到0.6MPa~1.0MPa时停止进泥,继续依靠电渗透污泥高干脱水设备的液压压力压榨得到含水率88%~92%的泥饼;c污泥干化脱水:开启电渗透污泥脱水设备的电源,靠电渗透和液压压力的共同作用去除污泥中的水分,得到含水率35%的泥饼。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污泥处理过程中,均通过操作工人手动进行控制,但由于人工控制操作精确度较差,无法准确对污泥处理过程中多个参数进行实时控制,污泥处理效果较差,降低了干化效率;同时在处理的过程中,浪费大量的热能,造成能源极大的损耗,污泥处理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污泥半干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仅采用污泥浓缩和污泥脱水两道处理工序对污泥进行半干化处理,将污泥含水率从99.0%~99.7%降至35%以下。解决现有污泥处理系统缺乏智能化、操作精确度较差、污泥处理效果较差以及能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实现了完善且智能化的污泥半干化处理系统,以保障污泥半干化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泥含水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泥半干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半干化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通过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完善且智能化处理系统,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所述污泥半干化处理系统包括以下部分:
抓斗桥式起重机、螺旋输送机、信息采集设备、重力浓缩池、好氧消化池、高温厌氧消化池、污泥脱水装置、循环管、服务器;
所述重力浓缩池包括一沉池和二沉池,重力浓缩池利用高分子絮凝剂提高沉淀效果,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使污泥得到浓缩;
所述一沉池与二沉池分别通过循环管与污泥脱水装置相连,接收污泥脱水装置传输的热气;一沉池与二沉池中各自设有浓缩控制器,用于控制絮凝剂加入的数量;
重力浓缩池上还安装有抽水装置,用于通过水管抽去重力浓缩池中沉淀出的污水,重力浓缩池将处理后的污泥输送给信息采集设备;
所述服务器,用于对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得到控制指令发布给浓缩控制器、曝气器、循环管阀门控制器;
服务器包括模型创建组件、数据处理组件、设备控制组件和存储组件,所述模型创建组件用于创建浓缩控制模型;所述数据处理组件用于调用浓缩控制模型,计算高分子絮凝剂1、絮凝剂2、热量值1和热量值2的最优值,并发送给设备控制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清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清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7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