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客车低噪声空调风道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6128.7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8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远;毛业军;龙源;易柯;付瑜;罗江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G10K1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宇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客车 噪声 空调 风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客车低噪声空调风道,包括空调回风口(3)、空调送风口(2)、送风通道及回风通道(11),所述空调送风口连接所述送风通道,所述空调送风口下面的送风通道里面设置消音器(7),所述消音器包括左圆弧板(701)和右圆弧板(702);所述左圆弧板和右圆弧板的相邻侧连接成一体,相背侧分别向所述送风通道的一端呈弧状延伸;所述左圆弧板和右圆弧板的两端分别由加强筋板(704)封闭,使左圆弧板、右圆弧板、送风通道底板及两端加强筋板围设形成吸音腔;所述左圆弧板和右圆弧板上分别均布吸音微孔(03),所述吸音腔内填充用于吸收空调机组噪音的吸音棉。本发明便于加工,且极大地提升了客室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客车通风设备,特别是一种轨道客车低噪声空调风道。
背景技术
空调通风系统作为轨道交通车辆客室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乘客乘坐的舒适性。降低空调通风系统噪声,提升空调风道送风均匀性,一直是暖通设计专业研究的重点。
目前因轨道交通车辆内部空间有限,空调风道与客室出风顶板之间的距离很近,空调机组的噪声很容易传入客室。针对空调风道传入客室噪音较大的问题,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在空调风道内部贴吸音棉。但,空调风道内部的吸音棉仅对高频噪音的吸收效果较好,由于空调机组的主要噪声源为压缩机、冷凝风机、蒸发风机等,其传出的噪声大多为低频噪音,故为了降低空调机组的低频噪声,需要采取新的降噪方法。
中国专利CN111361582B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用低噪音送风通道,其通过在风道内部迎风面上贴上丝米级的微穿孔板可达到吸收噪声的目的。但这种方案要求微穿孔板与风道的迎风面之间留出一定的空气隙才能保证吸收效果,这使得风道的加工制造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顶置式空调机组的噪声极易传入客室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加工,且能有效吸收空调机组低频噪音的轨道客车低噪声空调风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客车低噪声空调风道,包括空调回风口、空调送风口、送风通道及回风通道,所述空调送风口连接所述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包括沿所述送风通道纵向并列布置的动压风道和静压风道,所述动压风道与所述静压风道经通风孔连通,所述空调回风口连接所述回风通道,其结构特点在于:
所述空调送风口下面的所述动压风道里面设置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包括左圆弧板和右圆弧板;所述左圆弧板和右圆弧板的相邻侧连接成一体,相背侧分别向所述送风通道的一端呈弧状延伸;所述左圆弧板和右圆弧板的两端分别由加强筋板封闭,使左圆弧板、右圆弧板、送风通道底板及两端加强筋板围设形成吸音腔;所述左圆弧板和右圆弧板上分别均布吸音微孔,所述吸音腔内填充用于吸收空调机组噪音的吸音棉。
本发明通过在送风通道的入口处设置如上所述的消音器,一方面可通过向所述送风通道的两端呈弧状延伸的左圆弧板和右圆弧板起到气体导流作用,降低风道阻力,从而降低蒸发风机压头与噪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其上设置的吸音微孔及吸音棉吸收空调机组送风产生的低频噪声及涡流噪声。另外,本发明消音器加工方便,安装简单,方便了轨道客车低噪声空调送风风道的生产及安装。
优选地,所述静压风道的底板上设置与所述通风孔错位布置的风道送风孔,且所述静压风道经所述风道送风孔连通客室顶部的多孔板送风区域,使送风通道形成多层次送风结构,既提高了送风均匀性,又延长了噪声传递的路径,产生了较好的降噪效果。
优选地,所述风道送风孔下面安装分流板,以将风道送风孔送出的气流往四周导流。
优选地,所述分流板为轴对称结构,从外至里依次设置安装座、水平分流部及倾斜分流部,且所述水平分流部和倾斜分流部与所述风道送风孔之间设置气流间隙。通过倾斜分流部的设置,减缓了气流流速,避免了气流以较高速度冲击客室顶部的多孔板送风区域底板而造成的气流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6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