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在线X荧光色散分析仪光路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05057.9 | 申请日: | 2021-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4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吴佰逊;刘永睿;李存磊;吴耀昕;孙晓艳;聂崧航;张琦;张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3/223 | 分类号: | G01N23/22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800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节 在线 荧光 色散 分析 仪光路 系统 | ||
1.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在线X荧光色散分析仪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分光壳体(101)的内部,安装晶体台(203);晶体台(203)开有圆孔(302);传动轴(501)与晶体座(202)连接,并通过键(502)的作用,使晶体座(202)与传动轴(501)保持相对固定;传动轴(501)在分光壳体(101)的内部的一端插入圆孔(302)中,传动轴(501)与圆孔(302)同心,传动轴(501)可以在圆孔(302)中自由旋转;晶体座(202)上固定有分光晶体(206);
伺服电机(401)通过联轴器A(405)与蜗杆(402)连接,蜗杆(402)与齿轮盘(301)一起构成常规的蜗轮蜗杆结构;齿轮盘(301)与传动轴(501)连接并保持固定;齿轮盘(301)通过联轴器B(406)与多圈绝对值编码器(403)连接;
伺服电机(401)通过电缆与电机控制模块(404)连接,电机控制模块(404)为伺服电机(401)提供工作电源及接收信号、发送控制信号;多圈绝对值编码器(403)通过电缆与电机控制模块(404)连接,电机控制模块(404)为多圈绝对值编码器(403)提供工作电源及接收信号;
分光壳体(101)开有狭缝A(103)和狭缝B(104),X荧光从狭缝A(103)入射,经过分光晶体(206)的反射之后,从狭缝B(104)出射;分光壳体(101)连接有探测器(105),探测器(105)接收从狭缝B(104)出射的X荧光;探测器(105)通过电缆与信号处理器(106)连接,信号处理器(106)为探测器(105)提供工作电源及接收信号;
信号处理器(106)通过电缆与工控机(107)连接,信号处理器(106)将接收到探测器(105)的脉冲信号后,转换为计数率的数字信号传输给工控机(107);
电机控制模块(404)通过电缆与工控机(107)连接。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在线X荧光色散分析仪光路系统,其特征为:
通过伺服电机(401)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可以带动齿轮盘(301)的转动,齿轮盘(301)通过传动轴(501)带动晶体座(202)按照相同的角速度旋转。
3.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在线X荧光色散分析仪光路系统,其特征为:
当需要将分光晶体(206)调整到最佳位置时,工控机(107)通过电机控制模块(404)控制伺服电机(401)的旋转,使晶体座(202)从极限位置1的状态逐渐变化到极限位置2的状态,在该过程中,多圈绝对值编码器(403)的信号传输给电机控制模块(404),经过电机控制模块(404)转换为代表晶体座(202)旋转至不同位置的数字化信号后传输给工控机(107);同时信号处理器(106)将接收到探测器(105)的脉冲信号后,转换为计数率的数字信号传输给工控机(107);工控机(107)将数据处理成为谱形;
工控机(107)对谱形进行平滑处理,然后对平滑之后的谱形寻找最大值,最大值的横坐标位置n1所对应的晶体座(202)位置为最佳位置,工控机(107)通过电机控制模块(404)控制伺服电机(401)的旋转,使多圈绝对值编码器(403)的信号对应到n1即可。
4.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在线X荧光色散分析仪光路系统,其特征为:
工控机(107)对谱形进行平滑处理,所采用的平滑方法为:工控机(107)将数据处理成为谱形,谱形的横轴代表晶体座(202)不同位置,取值范围为1~N之间的正整数,其中极限位置1状态时对应为1,极限位置2状态时对应为N,纵轴为晶体座(202)处于该位置状态下的计数率;
为避免涨落效应,工控机(107)对谱形进行平滑处理,具体的平滑公示为:
当1≤n≤3或N-3≤n≤N时,;
当3nN-3时,;
其中为平滑之前谱形中道址为n的计数率,为平滑之后谱形中道址为n的计数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50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