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覆型复合材料杆塔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4552.8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7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海;赵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海银杆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2 | 分类号: | B29C70/32;B29C70/54;E04H12/02;E04C5/00;E04C5/04;B29L3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陈冲 |
地址: | 2316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覆型 复合材料 杆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涂覆型复合材料杆塔,包括杆塔本体(2)以及涂覆在杆塔本体(2)外部的外涂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本体(2)内设有若干个依次连接的加强机构(4);
所述加强机构(4)包括上加强环体(401)、设于上加强环体(401)正下方的下加强环体(402)、连接在上加强环体(401)和下加强环体(402)之间的外层加强筋网(403)和内层加强筋网(404),所述上加强环体(401)的上端设有环形螺槽(405),所述下加强环体(402)的下端连接有与环形螺槽(405)相配合设置的环形连接件(4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型复合材料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环体(401)和下加强环体(402)的内圆壁上均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辅助限位机构;
所述辅助限位机构包括辅助限位塑胶体(408),所述辅助限位塑胶体(408)与上加强环体(401)和下加强环体(402)的内圆壁之间均形成一气囊式腔室,上加强环体(401)的上端壁上和下加强环体(402)的下端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竖向主气道(409),上加强环体(401)和下加强环体(402)的壁内均设有若干个与竖向主气道(409)相连通的横向辅助连接气道(410),若干个横向辅助连接气道(410)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相应位置的气囊式腔室处,竖向主气道(409)通过横向辅助连接气道(410)与气囊式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型复合材料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螺槽(405)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环形连接件(406)的内圆壁上设有与第一螺纹相配合设置的第二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涂覆型复合材料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件(406)的下端连接有弹性层(407),弹性层(407)的厚度与环形连接件(406)的高度之和大于环形螺槽(405)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覆型复合材料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加强筋网(403)和内层加强筋网(404)之间设有间隙,外层加强筋网(403)的两端分别与上加强环体(401)和下加强环体(402)连接,内层加强筋网(404)的两端分别与上加强环体(401)和下加强环体(402)连接,所述内层加强筋网(404)的内圆直径大于上加强环体(401)的内圆直径,所述外层加强筋网(403)的外圆直径小于上加强环体(401)的外圆直径。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杆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玻璃纤维和聚氨酯树脂混合浸润制成制备杆塔本体(2)的复合材料;
步骤S2、将步骤S1中获得的复合材料缠绕在模具上,缠绕至杆塔本体(2)设计厚度的三分之一厚度时,停止缠绕并对其进行加温固化,形成初步杆体;
步骤S3、将若干个加强机构(4)依次套设在初步杆体上,并将若干个加强机构(4)进行连接,连接后向包裹有若干个加强机构(4)的初步杆体上喷涂聚氨酯树脂直至完全覆盖加强机构(4)后继续缠绕复合材料,直至达到杆塔本体(2)的设计厚度时停止并对其进行加温固化,形成杆塔本体(2);
步骤S4、采用纳米金属材料和纳米非金属材料混合后均匀喷涂在杆塔本体(2)形成基层,采用固化剂和稀释剂混合后均匀喷涂在基层外部并形成外涂层(3),喷涂结束后加热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海银杆塔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海银杆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45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