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风险的肠道微生物组合及其检测试剂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03377.0 | 申请日: | 2021-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9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明;郭东更;陈曦;陈启云;温义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Q1/689;G01N33/569;C12Q1/02;A61K45/00;A61P37/02;C12R1/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42 | 代理人: | 蔡继清 |
| 地址: | 5147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评估 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病 风险 肠道 微生物 组合 及其 检测 试剂 | ||
本发明公开了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风险的肠道微生物组合及其检测试剂,具体的本发明通过分别对来自系统性红斑狼疮个体和健康个体的肠微生物样品进行16s rRNA测序,确定SLE患者中存在的水平差异的丁酸球菌(Butyricicoccus)、不动杆菌(Agathobacter)、和巴恩斯氏菌(Barnesiella),并明确了这些水平差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这些具有水平差异的肠道微生物能够用于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风险。本发明还公开了检测这些肠道微生物检测试剂及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具体地涉及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风险的肠道微生物组合及其检测试剂。
背景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常见慢性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SLE患者主要以年轻女性为主,女性与男性比例为9:1,高峰发病年龄为20~40岁。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原因与T淋巴细胞减少、T-reg功能降低、B细胞过度活化以及功能异常有关,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自身抗体从而导致多器官和多系统损害。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主要采用临床症状以及血清学的实验室自身抗体等检查手段,缺乏特异性的辅助病情判断方法及相关检测试剂盒。
肠道微生态体系是人体最大的生态系统,肠道中定植着超过1014数量级的细菌,肠道菌群基因组的基因数约为人类基因组基因总数的150倍。肠道菌群与人体相互依存,影响着包括肠道神经系统、肠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肠道通透性等功能,在对食物消化、维生素营养、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入侵、刺激免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包括食物、药物等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影响,抗生素、病原体等会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进而引起一系列相关病症,包括各种胃肠道疾病、肝脏性疾病、炎症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等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等代谢系统疾病等。近年来研究表明,特定的肠道菌群可通过免疫系统影响宿主的健康状态,具有调节免疫、提高防御功能、抑制肿瘤形成、促进正常的细胞代谢、促进骨质健康、抑制骨钙流失、延缓衰老等作用。随着“肠-肝轴”与“脑-肠轴”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集中在肠道菌群的种类与功能上。通过使用益生菌操纵肠细菌组成和局部代谢物已被探索为用于疾病治疗干预的有希望的途径。
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目前临床尚未有十分有效的早期检查方法,因此亟需建立一种具有高灵敏性、和经济性的方法,以满足临床诊断、预防或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标志物的肠道微生物组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肠道微生物组合,所述肠道微生物组合包括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微生物:丁酸球菌(Butyricicoccus)、不动杆菌(Agathobacter)、巴恩斯氏菌(Barnesiella)。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肠道微生物组合至少包括:丁酸球菌(Butyricicoccus)、不动杆菌(Agathobacter)、和巴恩斯氏菌(Barnesiella)。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肠道微生物组合还包括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理炎菌(Alistipes)、拟普雷沃菌(Alloprevotella)、臭气杆菌(Odoribacter)、和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肠道微生物组合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包括早期诊断和/或辅助诊断)和治疗(包括辅助治疗);或用于制备一试剂盒或试剂,所述的试剂盒或试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包括早期诊断和/或辅助诊断)和治疗(包括辅助治疗)。
在另一优选例中,通过PCR对各个微生物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优选地,所述PCR包括QPCR、或RT-QPCR。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肠道微生物组合为基因组合,所述基因组合包含各微生物的特异性基因核酸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3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