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C振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02765.7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6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任小娇;郭嘉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B5/06 | 分类号: | H03B5/06;H03B5/04;H03B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君信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6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c 振荡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C振荡电路,包括:第一组反相器、第二组反相器、锁存器、延时电路、以及第三组反相器;第一组反相器连接至延时电路,其用于产生两个电位相反的第一信号A和第二信号B;第二组反相器的输入端接使能信号EN,其输出端连接至锁存器;延时电路的输出端与锁存器的连接,用于对第一信号A和第二信号B进行延时;锁存器与第三组反相器连接,其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接收第一延时信号DA和第二延时信号DB、并接收自身产生的第一时钟信号FB和第二时钟信号FA;第一时钟信号FB经所述第三组反相器进行驱动后由其输出端输出输出信号CLK。本发明可避免电路进入死态后不可恢复的情形,且电路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C振荡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RC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即周期性的通过电阻,对电容进行充电放电。当电容上电压达到一定电平时,通过反馈控制其充电开关断开,并且打开其放电开关。如果只有一个电容进行充放电,一般通过一个迟滞比较器进行控制。如果有两组电容进行充放电,则采用两个比较器进行反馈控制。但是,基本上需要比较器进行电平的判断和对充放电开关的控制。
并且,这种采用比较器判断电平的方式,一定存在着输出死态问题,比如比较器输出结点因外力来到中间电平,则整个环路可能停振进入稳态,当外力撤销后,电路也无法自行恢复起振。因此还需针对不同电路加入死态恢复电路。增加电路面积和功耗成本,并且增加设计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RC振荡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RC振荡电路,包括:第一组反相器、第二组反相器、锁存器、延时电路、以及第三组反相器;
所述第一组反相器连接至所述延时电路,其用于产生两个电位相反的第一信号A和第二信号B,并输入至所述延时电路;
所述第二组反相器的输入端接使能信号EN,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锁存器,用于产生与所述使能信号EN相反的反相信号ENB并输入至所述锁存器;
所述延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锁存器的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信号A和所述第二信号B进行延时,输出第一延时信号DA和第二延时信号DB至所述锁存器;
所述锁存器与所述第三组反相器连接,其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接收所述第一延时信号DA和第二延时信号DB、并接收自身产生的第一时钟信号FB和第二时钟信号FA,第一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组反相器,向所述第三组反相器输入第一时钟信号FB,所述第一输出端还连接所述第一组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一时钟信号FB作为所述第一组反相器的输入;
所述第一时钟信号FB经所述第三组反相器进行驱动后由其输出端输出输出信号CLK。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反相器包括两个串联的反相器,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信号A和电位相反的第二信号B。
优选的,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一延时电路和第二延时电路,所述第一延时电路和第二延时电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反相器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锁存器包括一个三输入或非门、和一个二输入或非门,所述第一延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输入或非门的DA输入端,所述第二组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输入或非门的ENB输入端,所述二输入或非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输入或非门的FA输入端;
所述二输入或非门的FB输入端连接所述三输入或非门的输出端,所述二输入或非门的DB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延时电路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组反相器包括单数个反相器。
优选的,所述第三组反相器的反相器数量根据连接的负载确定。
优选的,所述第三组反相器的反相器数量根据输出信号CLK的相位进行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27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