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拟穴青蟹新型抗菌多肽Spgillcin177-189 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02626.4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9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坚;洪筱;王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A61K38/17;A61P31/04;A23K50/80;A23K20/14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姜谧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拟穴青蟹 新型 抗菌 多肽 spgillcin base sub 177 189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穴青蟹新型抗菌多肽Spgillcin177‑189及其应用,其分子式为C80H126N26O15S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01所示。本发明的拟穴青蟹新型抗菌多肽Spgillcin177‑189对常见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此外,对正常拟穴青蟹血细胞、正常哺乳动物细胞如小鼠肝实质细胞和人正常肝细胞无细胞毒性,其源于甲壳动物,可用于水产饲料添加剂和抗菌药物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拟穴青蟹新型抗菌多肽Spgillcin177-189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缺乏适应性免疫系统,无脊椎动物仅依赖先天性免疫系统抵抗外源入侵的病原体。抗菌肽属于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在保护宿主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中起着关键作用。抗菌肽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寄生虫以及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等。目前,已有3257条抗菌肽记录于抗菌肽数据库(https://wangapd3.com/main.php)中。
Alexander Flemig在1922年发现了溶菌酶(lysozyme)后,直到1981年,Boman等从惜古比天蚕蛾(Hyalophora cecropia)中分离获得的天蚕素(Cecropin),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抗菌肽。随后,越来越多的抗菌肽在不同的物种体内被发现,并进行深入研究。 1996年,甲壳动物的第一个抗菌肽被发现,它是来自于普通滨蟹(Carcinus maenas)的血淋巴细胞,序列中富含脯氨酸,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均有抗菌活性。目前,已有诸多来源于拟穴青蟹(Scyllaparamamosain)的抗菌肽被报道,如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抗菌肽Crustins,具有保守LPS结合结构域的抗脂多糖因子(Anti-1ipopolysaccharidefactors,ALFs),具有生殖免疫保护功能的阴离子抗菌肽Scygonadin等。
如今,抗菌肽及其相关产品已在食品领域、医药领域、禽畜养殖和水产养殖等方面均有应用,青蟹新型抗菌肽的研发,将为水产养殖疾病的防治以及抗菌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新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拟穴青蟹新型抗菌多肽Spgillcin177-189。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拟穴青蟹新型抗菌多肽Spgillcin177-189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如下:
拟穴青蟹新型抗菌多肽Spgillcin177-189,其分子式为C80H126N26O15S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01所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如下:
上述拟穴青蟹新型抗菌多肽Spgillcin177-189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该抗菌药物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荧光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解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氏弧菌和河流弧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如下:
一种抗菌药物,其有效成分包括上述拟穴青蟹新型抗菌多肽Spgillcin177-189。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其有效成分为上述拟穴青蟹新型抗菌多肽Spgillcin177-18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四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26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