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分输站场的智能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2039.5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4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严密;周书仲;梁怿;葛淩志;张平;管文涌;曹永乐;王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3/01;F17D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科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61 | 代理人: | 卢平;施王蓉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分输站场 智能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分输站场的智能控制方法,其涉及天然气分输场智能控制领域,旨在解决整体不能在故障发生前提前辨识出部分可能发生的故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功能区分类:按照天然气站场功能区域可将天然气站场功能区域划分为进站区、过滤区、计量区、调压区、出站区;确认设备状态,获取天然气分输站工艺流程中涉及进站区、过滤区、计量区、调压区内各阀门的设备状态,分析各个区域的状态,定期功能切换,根据各个站场运行情况对各个站场的功能进行切换,切换时间诊断功能。达到了智能控制和保障输送环境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分输场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然气分输站场的智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SCADA系统作为目前长输天然气管道沿线站场的核心控制系统,能够有效保证长距离输气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随着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的不断增长,智能化运行显得越来越重要,现阶段SCADA系统已将天然气管道工艺数据,例如阀门数据、管线压力温度数据、流量数据等的采集到PLC控制器,并通过PLC控制器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
长输天然气管道沿线站场工艺流程按照其具体作用进行区分,可以分为进站区域、过滤区域、计量区域、调压区域、出站区域,各区域之间通过管线汇管进行连接,通过在PLC控制器内编程已经实现了诸如自动启站、自动停站、自动过滤切换、自动计量切换、自动调压切换、单用户启停输等控制功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过滤切换、计量切换功能均是在站场设备出现故障或值班人员手动下发命令后才会执行的自动控制逻辑,在设备均正常的情况下也无法实现天然气分输站场无人值守自动运行的功能,同时,在进行流程切换时也未对切换过程的具体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导致整体不能在故障发生前提前辨识出部分可能发生的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站场已有SCADA控制系统发出指令的形式,对站场的分输工艺流程进行智能控制的新型数字电位器的压力检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然气分输站场的智能控制方法,其步骤如下:
S1:功能区分类:按照天然气站场功能区域可将天然气站场功能区域划分为进站区、过滤区、计量区、调压区、出站区,对每个单独的功能区域进行分析,得出每个区域的不同运行状态,再根据这些不同状态的组合关系智能化的对天然气站场的分输运行进行控制;
S2:确认设备状态,获取天然气分输站工艺流程中涉及进站区、过滤区、计量区、调压区内各阀门的设备状态,并获取各区域管道内的天然气压力数据,分析判断进站区的运行模式,进站区的正常分输模式只关注进站区的各设备状态,即使下游区域(过滤区、计量区、调压区、出站区)出现了分输中断,依然不影响该区域的运行状态;
S3:分析各个区域的状态,分析判断过滤区的运行模式,分析判断计量区的运行模式,分析判断调压区的运行模式,分析判断出站区的运行模式,从而得出整体处于正常模式还是异常模式,并结合站场目前运行状态对站场的控制逻辑进行控制;
S4,定期功能切换,根据各个站场运行情况对各个站场的功能进行切换:
A1:过滤区定期切换功能
当过滤区处于正常分输模式,且其他区域处于正常分输模式或异常分输模式时,持续一段预设时间(t1)后,将通过过滤分离器自动切换逻辑切换在用路和备用路,预设时间(t1)达到后,执行过滤区定期切换的具体步骤如下:
a、定期切换前记录此时过滤区的工艺状态信息,包括过滤分离区域内全部阀门全开到位状态、阀门全关到位状态;
b、下发自动切换逻辑的命令,调用计时器(t2)开始计时,此时过滤区被转换为执行逻辑模式;
c、若t2超过另外一预设时间(t3)后,恢复为过滤区正常分输模式,则重新开始定时切换(t1)的计时,定时切换功能执行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2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