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1475.0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4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3 | 分类号: | H01M50/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11798 | 代理人: | 向伟;李园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装置 电子 | ||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电化学装置,包括:收容装置和收容于收容装置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极耳和设置于极耳上的极耳胶,其中,极耳胶包括沿电极组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位于收容装置内,第二端部位于收容装置外;且第一端部的厚度小于第二端部的厚度。本申请能够防止极耳断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电化学装置(例如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组件,电极组件的极耳需要延伸出电化学装置的收容装置,极耳与收容装置之间通过极耳胶连接,电化学装置在跌落或意外滚动的过程中,极耳与收容装置之间发生窜动,导致极耳与收容装置的连接处发生应力集中,在多次跌落或滚动后,容易造成极耳在连接处出现疲劳断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收容装置和收容于收容装置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极耳和设置于极耳上的极耳胶,其中,极耳胶包括沿电极组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位于收容装置内,第二端部位于收容装置外;且第一端部的厚度小于第二端部的厚度。
一些实施例中,沿电极组件的宽度方向,第一端部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设置在极耳上,沿电极组件的宽度方向,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设置在第二部分两侧;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第二端部的厚度。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小于第二端部的厚度,或,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厚度均大于第二部分的厚度。
一些实施例中,沿电极组件的长度方向,极耳胶还包括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主体部,主体部包括位于收容装置内的主体部第一部分和位于收容装置外的主体部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主体部第二部分的厚度,也小于主体部第一部分的厚度。
一些实施例中,沿电极组件长度方向,第一端部的长度不大于1mm。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的厚度范围为5μm至60μm。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部的厚度为50μm至60μm,第一端部的厚度为5μm至30μm;或者,第二端部的厚度为75μm至85μm,第一端部的厚度为5μm至45μm;或者,第二端部的厚度为90μm至110μm,第一端部的厚度为5μm至60μm。
一些实施例中,极耳包括位于收容装置内的第一极耳部和位于收容装置外的第二极耳部,第一极耳部与第一端部相接触的第一区域的厚度,小于第二极耳部与极耳胶相接触的第二区域的厚度。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的厚度为70μm至90μm,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的厚度差的绝对值小于20μm;或,第二区域的厚度为280μm至320μm,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的厚度差的绝对值小于200μm;或,第二区域的厚度为380μm至420μm,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的厚度差的绝对值小于260μm。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电化学装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出电化学装置,包括:收容装置和收容于收容装置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极耳和设置于极耳上的极耳胶,其中,极耳胶包括沿电极组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位于收容装置内,第二端部位于收容装置外;且第一端部的厚度小于第二端部的厚度。本申请能够防止极耳断裂。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1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埋元件柔性电路板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陆两用越障搜救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