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耳鼻喉检测的头部定位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01415.9 | 申请日: | 202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5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 发明(设计)人: | 邢媛媛;周纪妹;张莉;李恒丽;霍进进;郭宁宁;周胜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5/02 | 分类号: | A61G15/02;A61G15/10;A61G15/12;A61B90/14;F21V33/00;F21W13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张元媛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耳鼻喉 检测 头部 定位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耳鼻喉检测的头部定位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及伸缩杆,底座的顶端转动设置有旋转座椅,伸缩杆的顶端通过安装架连接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转动设置有托架,固定架远离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架,活动架的外部设置有罩壳,活动架的中部滑动设置有若干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组件;托架的底端设置有平面镜及照明灯。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固定架及活动架,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紧,且在夹紧的过程中伸缩杆会在触碰患者头部的时候进行自动收缩,从而实现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均匀夹紧,然后利用限位组件对伸缩杆进行限位,解决了现有夹紧力不均匀及夹紧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耳鼻喉检测的头部定位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是医院的一个普通科室,它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耳、鼻、咽喉及头颈部的一些疾病,耳鼻喉科诊断范围包括耳、鼻、喉及头颈等部位,是人体较容易发病的一些部位,同时也是最容易困扰和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诱发各种其他疾病。耳鼻喉科患者在接受医生治疗时,都会被要求保持头部以某个姿态固定不动,从而方便医生进行检查。尤其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患者,往往需要多个家长协助固定患儿,固定不稳定很容易导致治疗中断。
专利号CN202010728056.4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耳鼻喉科的头部固定装置,该专利通过采用高压气体进入头部支撑架内的环形通气槽,并推动伸缩杆向患者头部移动,从而实现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紧固定,理论上该专利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专利还存在以下缺陷:
1、该专利采用高压气体推动伸缩杆的方式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紧,但是每个人的头型和大小均有差别,采用气体推动伸缩杆时,每组伸缩杆的行程相同就会导致患者头部不同部位受到不同的压力,从而导致夹紧不稳定及夹紧力不均匀的问题;
2、该专利仅采用头部支撑架对头部进行夹紧,而未设置头部支撑装置,当检测时间过长时,会导致患者头部疲劳,从而患者头部会不自觉的晃动,不仅影响检测的进行,而且会降低患者的舒适度;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对耳鼻喉进行检测,医生需要患者调整不同的角度以实现检测的目的,现有技术及该专利均未实现对患者进行灵活转动,从而会导致检测效率低且降低患者的舒适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耳鼻喉检测的头部定位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至少解决上下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耳鼻喉检测的头部定位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夹紧力均匀夹紧效果好并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优点,进而解决现有无法对患者头部进行夹紧及夹紧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夹紧力均匀夹紧效果好并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优点,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耳鼻喉检测的头部定位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及伸缩杆,底座的顶端转动设置有旋转座椅,旋转座椅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端通过安装架连接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转动设置有托架,固定架远离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架,且活动架通过螺纹杆及导杆与固定架相连接,活动架的外部设置有罩壳,活动架的中部滑动设置有若干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且位于罩壳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托架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垫,托架的底端通过连杆连接设置有平面镜,且连杆的顶端镶嵌设置有照明灯。
优选的,为了保证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从而防止患者疲劳,固定架的内壁固定设置有支撑垫,伸缩杆远离限位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为了实现对患者头部进行自动夹紧,活动架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及导杆;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螺纹杆,且固定架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孔及与导杆相配合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14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